混合运算和两步应用题
1.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页上的例1、例2混合运算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个积(商)之和(差)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卡片,让学生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16×4+18 18+4×6
69÷3-14 50-35÷5
二、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出示例1:16×4+6×3提问:
“同学们看看这道题有哪些运算?有没有括号?”“在一个没有括号的式题里,只有乘法和加法,要先算什么?”
学生回答后,让他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计算后。
让学生观察一下这道题的特点,再提问.:“这道题与前面学过的乘加式题有什么区别?它有几个乘法?”“它求的是两个乘积的什么?”“求两个乘积的和,就要先算出什么?”(先算出两个积)“那么后面的乘法可以和前面的乘法一起脱式计算吗?”
随后教师重述一遍上面的分析:这道题求的是两个乘积的和,要先算出两个积之后才能相加,所以后面的乘法可以和前面的乘法一起脱式计算.然后让学生将此题按乘法同时脱式的方法重做一遍.
2.教学例2.
(1)让学生试做
16×4-6×3 16÷4+6÷3 16÷4-6÷3
(2)比较上面的4个算式.
(3)小结.
从上面的比较我们知道,求两个乘积的和或差,求两个商的和或差的三步混合式题,都要先算出两个积、两个商,两个乘法可以同时脱式,两个除法也可以同时脱式.那么要是求一个积与一个商的和或差,这个乘法和除法可以同时脱式吗?
让学生做“做一做”中的第5小题,588÷7—29×2.做完后,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这道题乘法、除法可不可以同时脱式计算,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从上面的几种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求两个积(商)的和(差)的三步混合式题,乘法和乘法、除法和除法、乘法和除法都可以同时脱式计算.
3.巩固练习.
做第72页上“做一做”中的题.做题时,可以让学生先说出计算步骤,再计算.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十九的第1题.
2.做练习十九的第2题.做题前先让学生想想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独立完成.
3.做练习十九的第3题.指名一学生读题,并看图说出每支铅笔多少钱,每本写字本多少钱,然后让学生按题目要求计算出买铅笔、写字本各用多少钱,一共用了多少钱.
2.两步应用题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5~76页例1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
教学目的:
1.学生通过观察、探究、研讨等活动,初步认识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掌握该类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会分步列式解答.
2.初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学来自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多媒体播放动画:
10月1日是国庆节,校园里到处充满欢乐的气氛,同学们有的做彩旗,有的做纸花……其中,同学们做了黄花25朵,紫花18朵,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
2.根据画面中提供的信息,学生编数学问题.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1)同学们做了黄花25朵,紫花18朵,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做了多少朵红花?(即例1)
(2)同学们做了黄花25朵,紫花18朵,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三种花一共做了多少朵?(此题以后再研究)
二、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学习例1
(1)学生独立试算,遇到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
(2)学生汇报交流,集体研讨辩论。
(3)教师小结:教师边口述题意,边用多媒体依次显示线段图,结合线段图重点说明这道题的分析解答方法,并揭示课题.
2.改编例题,求异拓展(即教科书第76页的“想一想”)
3.比较归纳,揭示规律
讨论:分析比较例1与“想一想”中两题的异同,看能发现些什么?
三、动用知识,解决问题
1.基本题:教科书第76页“做一做”的题目.
2.课中游戏---猜猜看。如两生报出自己的年龄(或其他物品),教师说出自己的年龄(或其他物品)与两名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猜猜教师的年龄(或其他物品).
3.课堂作业:练习二十的第1、2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第77—78页例2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复合应用题(第一组)
教学目的:1.学生通过观察、探究、研讨等活动,初步认识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复合应用题的结构,掌握该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会分步列式解答.
2.初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学来自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一套(或用挂图、小黑板),每生各准备一条红、黄、紫色纸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多媒体播放学生熟悉的一家超市的全景,画面从外到内逐步显示超市全景,并配音解说:这里的货可真多啊!一排排货架上放满了各式各样物品,真是琳琅满目,这里有……到气球货架处定格,并显示以下画面及字样:
(1)黄气球17个
(2)红气球比黄气球少9个 .
(3)花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3倍
2.根据画面中提供的信息,学生编数学问题.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1)黄气球17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少9个,花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3倍。花气球有多少个?(即例2)
(2)花气球17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少9个,花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3倍。三种气球一共有多少个?(此题以后再研究)
二、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学习例2
(1)学生独立试算,遇到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
(2)学生汇报交流,集体研讨辩论。
(3)教师小结:教师边口述题意,边用多媒体依次显示线段图,结合线段图重点说明这道题的分析解答方法,并揭示课题.
2.改编例题,求异拓展(即教科书第78页的想一想)
3.比较归纳,揭示规律
讨论:分析比较例2与想一想中两题的异同,看能发现些什么.
三、动用知识,解决问题
1.教科书第78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2.课堂作业:练习二十的第3~6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第82—83页例3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第二组)
教学目的:
1.学生通过观察、探究、研讨等活动,初步认识多(少)几求和、几倍求和(差)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掌握这类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会分步列式解答.
2.弄清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一步应用题与两步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两步应用题的理解.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一套,学生各准备一条黑、白纸条。
教学过程
一、呈现材料,提出问题
1.媒体显示白兔、黑兔在草地上吃青草的图景,并提供以下信息:
(1)黑兔有10只.
(2)白兔比黑兔多6只.
2.学生根据画面中提供的信息,编数学问题.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1)有10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6只.白兔有多少只?
(2)有10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6只.两种兔共有多少只?(即例3)
二、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学生独立解答第(1)小题,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2.教学例3——即第(2)小题.
(1)学生独立试做例3,遇到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
(2)学生汇报交流,集体研讨辩论。
(3)教师小结:教师边口述题意,边用多媒体依次显示线段图,结合线段图重点说明这道题的分析解答方法.
(4)讨论:分析比较第(1)小题和例3的异同,看能发现些什么?
3.改编例题,求异拓展(即课本第83页的想一想)
4.比较归纳,揭示规律
讨论:分析比较例3与想一想中两题的异同,看能发现些什么?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基本题:课本第83页“做一做”的第1题.
2.变式题:第83页“做一做”的第2题.
公园里有6只小猴,大猴的只数是小猴的4倍。 ?
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几个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3.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一第1、2题.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7页的例4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第三组)
教学目的:
1.学生通过观察、探究、研讨等活动,初步认识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掌握该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会分步列式解答.
2.初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学来自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一套(或挂图、小黑板),学生各准备一条红、黄色纸条。
教学过程
一、呈现材料,提出问题
1.多媒体显示水果店买卖繁荣的景象,并提供以下信息:
(1)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共54筐.
(2)其中苹果有45筐.
2.学生根据画面中提供的信息编数学问题.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1)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共54筐,其中苹果有45筐.梨有多少筐?
(2)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共54筐,其中苹果有45筐.苹果比梨多多少筐?(即例4)
(3)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共54筐,其中苹果有45筐.梨比苹果少多少筐?
(4)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共54筐,其中苹果有45筐.苹果的筐数是梨的多少倍?
二、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学生独立解答第1小题,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2.学习例4---即第(2)小题.
(1)学生独立试算,遇到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
(2)学生汇报交流,集体研讨辩论。
(3)教师小结:教师边口述题意,边用多媒体依次显示线段图,结合线段图重点说明这道题的分析解答方法.
(4)分析比较第(1)小题和例4的异同,看能发现些什么?
3.学生独立试做第(3)、(4)小题,小组内交流讨论各题的想法.
4.比较归纳,揭示规律.
讨论:分析比较例4与第(3)、(4)小题的异同,看能发现些什么?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教科书第87页“做一做”的第1、2题.
2.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二第1—3题.
3. 整理和复习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2页上的第1—3题和练习二十三的第1~2题
教学目的:通过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的三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加深理解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混合运算
1.教师出示第92页上的第1题.
870÷6-34×4 28×3+168÷7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做
2.教师出示下面的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120×3+42×5 525÷7-176÷8
35×4-126÷6 1827÷9+34×3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
二、复习应用题
1。复习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
(1)做教科书第92页上的第2题,让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然后让学生改变上题的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口头改编成不同的两步应用题,然后集体订正。要鼓励学生编出不同的两步应用题.
(2)做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2.复习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
(1)做教科书第92页的第3题.学生独立解答,教师把题目板书在黑板上,集体订正.让学生通过改变题里的问题,把它改编成另一道两步应用题。
(2)做练习二十三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中下等生回答解题思路。说得不完全,其他学生补充、订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三的第3~8题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所学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做练习二十三的第3题.
160+90 640-400 80+550 43×2 1800÷6
900×9 5600÷8 120×3 350-70
学生独立口算,做完后指名中下等生说得数,全班订正。
2.做练习二十三的第4题.
735×9÷7 6138÷3+784÷8
2628÷(68-59) 542×6-208×5
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重点说说第3、4小题的乘法、除法为什么可以同时脱式计算.
3.做练习二十三的第5题.
指名学生读题后,让学生想想要求大雁每分比蝙蝠多飞行多少米,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大雁的飞行速度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怎么办?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时
4.做练习二十三的第6题.
这道题有两个问题,做题时要提醒学生做完第一问时别忘了第二问.做完后,可引导学生对两问的解法进行对比:这两问第一步都必须先算什么?第一问的第二步为什么用加法?第二问的第二步为什么用减法?使学生明确虽然已知条件都相同,但由于问题不同,所以用的计算方法也不相同.
5.做练习二十三的第7题.
指名学生读题后,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让学生通过改变上题的条件或问题,把上题口头改编成另一道两步应用题.要尽量鼓励学生编出不同的两步应用题。
6.做练习二十三的第8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改变上题的条件或问题,口头改编成不同的两步应用题,再解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