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教案 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二上]《内蒙访古》教案(人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物组织材料的写法。

  二、学习夹叙夹议掌握叙议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认真体会课文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无比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的感情。

教学设想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阅读时要强调从整体入手。在弄清作者的思路明确文章主旨以后,再讨论作者是如何表达主旨的,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一、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抓住贯穿全文的线索并了解全文是怎样按线索布局的。

  2.掌握叙和议之间的关系并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文献资料来为阐发自己的观点服务的。

  二、教学方法:导读和讨论相结合。

  三、教具:《内蒙访古》示意图。

教学时数 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导入新课

  作者简介:

  作者翦伯赞(1898—1968年),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著述颇丰。解放后曾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副校长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四人帮”覆灭后平反昭雪。

  本文是1961年翦伯赞应邀访问内蒙古后写的。全文除引言外,共六部分,课文节选的是第二、三部分。课文以寻访古迹所见所闻为线索,把自然环境、古迹和历史人物的描写以及作者的评论融合在一起,记叙了我国内蒙古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阐述了自己的见解,这是一篇独具风格,富有特色的访古散文。

指导预习

  1.散文知识的复习: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取材广泛,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驰骋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所谓“神不散”是指用明确的立意,统领全篇,放得开,收得拢。

  结合散文特点阅读本文时,提请同学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的“形散”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描述视野广阔,引证资料广博,文中有对古迹的寻访,对地理环境的考察,对历史人物、事件的介绍,对残存古迹的描述评论,不限一人一事,不拘一时一地。

  (2)本文“神不散”表现在哪里?

  明确:加强民族团结,珍视民族传统友谊是全文的主旨。作者正是以此把全文所有的材料贯穿起来,使全文线索分明,中心突出。

  2.给加黑的字注音,释义。

  山麓(lù山脚下) 苑囿(yòu养动物的园) 

  青冢(zhǒng坟墓) 绵亘(gèn空间上延续不断) 

塞外(sài边界上险要的地方) 峪口(yù山谷) 

驿站(yì旧日传递文书中途休息的地方) 步步为营(yíng营垒)

研习新课

  阅读“一段最古的长城”,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可划分为几个层次?

  明确:这一部分共12段,题材中心是赵长城。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1、2段)写出关后的感受;第二个层次(3—7段)写大青山一带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战略地位和历史上各民族对此地的争夺;第三个层次(8—12段)写赵长城,赞颂武灵王。

  2.对修长城和“胡服骑射”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三种理解:

  A、二者都是赵武灵王做的好事,所以一并称颂。

  B、采用“胡服骑射”打击了贵族官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因而修长城未挨骂。

  C、修长城是抵御敌人入侵的伟业,而“胡服骑射”是学习敌人的长处。

  在引导学生辨析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明确:

  A、不符合文意。文章中心显然不是为赵武灵王歌功颂德,作者也不是从加强对外防御的角度来肯定“胡服骑射”的。

  B、将二者理解成因果关系也不对。

  C、这种看法找到了两件事存在着的矛盾统一的内在联系,但仍未紧扣文意。作者对汉、胡之争并非仅仅作为敌对关系来谈,更主要的还是从民族关系这个角度来谈的,不能把11、12段从全文中割裂出去。

  正确的理解是:修长城是一种战备手段,目的是抵御外族侵略,维护和平环境;而“胡服骑射”则是突破了狭隘的民族偏见,虚心学习和借鉴别人的成功之处,这恰恰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赵武灵王能正确地处理民族间的关系。

  3.认真阅读第7段,思考以下问题:

  A、给这段文字加一个恰当的标题(兵家必争之地)。

  B、概括出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阴山以南沃野的战略意义)。

  C、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的大意。

  明确:可分两层。

  第一层:对匈奴的战略意义;第二层:对汉族的战略意义。

  D、这段文字在本文中的作用。

  明确: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面几节关于大青山描述的总括,又是为下文写赵长城作了必要的铺垫。

  4.试分析3—7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这一部分深刻地揭示出早在战国时期大青山南麓就是赵国和胡人争夺的重地,为下文写赵长城进一步作了铺垫,反映出修筑赵长城的地理历史背景,这样后一段对汉王朝战略部署的分析也就获得更充分的依据,课文最后对和解政策的肯定就更令人信服了。

  练习

  1.试以本节中的一段议论为例,分析记叙是怎样为议论服务的。

  明确:作者赞颂赵武灵王是个“大大的英雄,”赞扬他敢于同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开战,这之前有一段记叙,以秦始皇和赵武灵王修的两段长城为例,从工程规模、物质和技术条件以及民心的向背等方面作比较,说明赵武灵王的英明,使作者后面的议论有了充分的事实依据。

  2.用简要的语言准确地概括出3—7段的内容。(答案略)

第二教时

  检查练习完成的情况,导读“在大青山下”一节,总结全文。

指导练习

  1.通过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和亲:封建王朝与边疆各族统治集团结亲密,友好交往。

  和解:不再争执,归于和好。

  烽火:战火。

  游牧:从事畜牧,不定居。

  2.参照课文注释读懂所引史料的大意。阅读时,思考下列问题:

  A、本节写了哪些内容?作者怎样将这些内容组织在一起的?

  B、第8、9段在文中的作用。

研习新课

  这一部分有14段,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1—9段)写汉代古堡,强调民族关系即使处于紧张时期,友好交往仍未隔断;第二层(10—14段)写昭君墓,颂扬汉代的和亲政策。

  作者写古代的古堡,首先从古堡遗址写起,详细介绍了遗址的分布情况,接着引用史料,阐明修筑古堡的目的,最后用古堡所占的战略位置和遗址发掘情况加以印证,很自然地将历史和现实巧妙结合,融为一体。作者缘事而发,将议论穿插在记叙和史料的引用中,直接表明自己的见解,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围绕下面几个问题组织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然后开展讨论,最后教师对全文进行小结。

  1.试分析第2段中叙议之间的联系。

  明确:这一段分为三段:先总说“在阴山南北麓发现了许多古城遗址,至少有二十几处”,摆出历史事实。第二层分别说明这些古城堡遗址的时期和分布地点。第三层根据以上情况推出两个结论:其一“大概这两个山谷是古代游牧民族,特别是汉代匈奴人进入中原的主要通道”;其二“汉王朝在阴山一带的战略部署,至少有三道防线”。

  2.在2—4段中,作者引述考古报告和史传记载的古堡情况已经超出了访古所见的内容,这是不是离题?如何理解2—4段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第2段概述古城遗址的发现和分布情况,并据以推断汉王朝在阴山一带的战略部署。第3段引述史籍,介绍了汉代在阴山以北筑城堡的情况。第4段以今天在昆都仑河通道外面发现的古城来进一步印证第2段中关于汉朝在阴山北麓筑城设置第一道防线的推断。因为据史料记载古城遗址“最大多数分布在阴山南麓”,关于汉朝在阴山北麓筑城的情况,就必须引述历史资料加以进一步印证,从而使作者的推断更具有说服力。

  第2—4段以充分的材料概述了汉代城堡的分布,从一个侧面向读者展示了这一地区民族关系紧张时期的斗争风云,这也是对第一部分内容中提到的大青山南麓沃野“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的生动照应。第4段中谈到呼韩邪单于“款塞入朝”,元帝从阴山以北城堡撤军,这又是为后文作者肯定和解政策张本。

  3.第8、9两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对呼和浩特市附近塔布土拉罕和包头市附近麻池乡的两个汉城遗址的实地考察,得出两个结论:其一,修筑这些古城是出于军事原因。其二,阴山一带在民族关系紧张时期是战场,民族关系缓和时期则是重要的文化交流驿站。战争时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也未遮断。这既总结了以上关于阴山一带汉代城堡的记叙,同时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作为“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的昭君墓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4.第10段在结构方面的作用和表达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第10段在结构方面是过渡段,是记叙向议论的过渡,是陪衬部分向重点部分的过渡。在表达方面,是叙议结合的写法。

  5.修筑汉代城堡和昭君墓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汉代城堡是当时统治阶级为了抵御外族入侵和骚扰而修筑的,它的修筑直接出于军事原因,是汉代在民族关系紧张时期战争政策的必然产物;而昭君墓则是民族关系缓和时期民族间睦邻相处,友好往来的见证,它是和亲政策的产物。

  即使在民族关系紧张时期,军事城堡也并不能完全阻隔汉和匈奴之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因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作为完全用于军事目的的城堡也就必然随之废弃了。昭君出塞沟通了民族感情,发展了民族友谊,有利于促进民族间的了解和团结,因此,昭君墓作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

  6.“一段最古的长城”和“在大青山下”两部分内容是如何组成一个整体的?

  全文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作者访古的游踪,把两部分内容串联起来。暗线是作者无比珍视传统的民族团结的感情。作者无论是写长城、汉代古堡和青冢,还是赞颂赵武灵王的文治武功,歌颂昭君精神,主张和亲政策,无不贯穿着这一感情线索,从而使全文形成一个事理相关的整体。

  在研习课文的基础上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