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溪诗序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以借景抒情的文笔,分析作者叙事怎样逐层深入,准确反映笔者思想境界。
2、思想教育目标:“不得不愚”情感的展示。
3、能力培养目标: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
本课主要是借景抒情,在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心志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达意的目的。
教学难点:用典的意义。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他的“八愚诗”写的序。
首段叙述愚溪得名的由来,顺笔交代“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的经历。
第二段紧扣诗题“八愚”叙述愚溪八景的方位和其他特征,点明八景称愚乃“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第三段进一步说明何以“是溪独见辱于愚”的原因,引出“凡为愚者莫我若也”的一番议论。作者自言“无以利世”,又引宁武子、颜子作陪,一味责己之愚,反话正说,沉痛至极。最后一段由溪虽“无利于世”却自有清溪本色转入“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继而写到作者创作八愚诗时,精神意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使结言落在“八愚诗”上。
通篇文章以“愚”字贯彻始终。时写愚溪,时写“愚”人;写愚溪之景,抒“愚”人之情。文中愚溪的形象正是作者的化身。人们由愚溪的“见辱于愚”,自会想到作者故作旷达而以“愚”人自居,他对贤愚颠倒的现实是多么愤恨。作者把牢骚不平隐含在写景叙事之中,辞语用意虽十分怨愤,不隐锋芒,但却并没有显露一点痕迹。
二、课文分析:
(一)题解:
1、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贞元进士,授校书郎,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里行。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为“唐宋八大家”而并称韩柳,所做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
2、《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八愚诗》写的序,说明作诗的缘由。“八愚”的总根是“愚溪”,所以用《愚溪诗序》命名。只是,当年柳氏写的《八愚诗》早已佚失,而这篇序却一直传诵。除了篇末一句,这篇序也可以作为柳宗元写的山水游记一例来看待。它和柳宗元柳宗元著名《永州八记》一样,借山水游记一例来看待。借山水来抒发胸中的抑郁,把叙事,议论,抒情揉合在一起,行文曲折多变,吞吐万端,是柳宗元在柳州的刻意之作。
3、关于“序”:“序”是属于实用文体的一种,是一种写在著作或诗文前边的文章。可以记叙,可以议论,可以说明。这种“序”也叫“书序”。
后来又有了宴集序,赠序等。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又有虽无聚会,也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就是赠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二)阅读讲析
1、范读课文——自读课文——齐读、分组读、依次读,参考录音网址:
http://sucai.ruiwen.com/index.php?search=
本篇全文共四百多字,委婉曲折,抑扬顿挫,借小序倾诉自己的遭遇,是一篇寓意深远的佳妙之作。
第1段写“愚溪”得名的由来。
先写实有此溪,交代溪水的地形方位,再写溪名无定,为下文定名提供根据和缘由。
第2段以“愚溪”为中心,以“愚溪”为中心,写出“八愚”的名字,紧扣诗题。
第3段先借孔子《论语》中智者乐水之说,转笔写溪之不适于用,依次说出“独见辱于愚的原因。”
第 4 段引《论语》中宁武子“智而为愚”,颜子“睿而为愚”来衬托我的“愚”,最后归结到溪水的命名上。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高潮,先从溪和人两方面说,然后合一。写溪水由上文的贬溪转入赞溪,写人由自贬而转入自赞。最后将自己与溪水合说,达到形神俱忘的化境。末尾一句点题作结,归到序诗。
2、字词句落实,要求会口译。参考网址:
http://www.ld.nbcom.net/guwenguanzhi/huhuadian/2003331150318.asp?id=355
(三)鉴赏要点
1、托物兴辞,寓意深远。
作者不是客观地描写自然风景,而是托物兴辞,夹叙夹议,蕴藏着深厚的寓意和强烈的个人倾向。
作者借写愚溪来写自己。愚溪的风景和作者的行事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全文各段以“愚”字贯串。仅就第二段来看,虽然只有百余字,就一连用了十二个“愚”字。文章结构中心明确,作者在描写愚溪幽奇秀美的山光水色中,隐隐约约地折射出本人的影子。幽奇秀美的小溪却名之以“愚”,作者替“愚溪”不平,其实恰是为自己的遭遇不平。
“愚溪”美景被弃之与凄清冷寂的荒野,无人涉足,无人游赏,甚至无人过问,这正是作者自己生活遭遇的写照。欣赏愚溪美景的只有痛苦的柳宗元,同情柳宗元的却只有这落寞的愚溪。对愚溪遭遇的慨叹,不正是倾吐自己抱负和才能被淹没,遭打击的不平吗?情与景的交融,表达出对压抑人才的不合理社会的批判。
2、叙事,议论,抒情融于一体,写景善于布局,叙事井然有序,全文的“愚”为线索,写景,叙事有条理。八景的位置,距离交代得十分清楚,给人以立体感,叙述被贬、迁家,安家以及给愚溪定名等等,内容丰富,机构紧凑,极具匠心。而全文又无一处不贯穿作者的不平之鸣。
三、课文悟读
读柳宗元的《愚溪诗序》,为他的处境颇为不平的同时,更多的是为文章巧妙的艺术手法而拍案叫绝。古人说:不平则鸣。身处险恶处境中的柳宗元心中的怨恨不能不说,又不敢直接说;牢骚不能不发,又不敢直接发。因为稍有不慎,就会和王叔文一样丢掉性命。柳宗元毕竟是散文大家,这一篇《愚溪诗序》作为《八愚诗》的序,借题发挥,巧妙地抒发了心声。
文章通篇以“愚”为线索,处处见“愚”,可是到底“愚”在何处呢?阅读文章自然不难找到答案。文中有“愚溪”“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似乎这“愚”在于山水。可是山水何愚之有呢?无疑,作者是借溪说人,以溪自比。文中说,“适类于予”。
那么柳宗元和“愚溪”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柳宗元真的“愚”而无用吗?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稍有了解,就会知道他一点也不“愚”。他入朝主政,力图变法,只因触及了当权者的利益,而落了个失败被贬。既然柳宗元不愚,那么到底什么人愚呢?这一问,就触及了文章的要害。柳宗元一心为国家、为百姓变法,可是一片忠心没有人看到,遇到攻击没有人主持公道。谁是愚人,不是清清楚楚吗?如此一步步探询过来,便可知道作者以“愚”自损,是反话正说:世人皆“愚”,惟我独明。读到这一步就明白,为什么柳宗元发了这样的牢骚而没有引来杀身之祸了。原来他把自己的思想隐藏在一层层的遮掩之后。
四、亮点探究
1、文章中许多句子都写到“愚”,阅读课文想一想,最重要的两个句子是哪两个?
探究学习:最重要的应该是第1段的“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和第4段“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两句。前一句是全文“八愚”的根源,无这一句则无全文之“愚”。如果不是“我”“触罪”被贬到潇水之上,“愚溪”则不会有“愚”的名称,后一句则说明我“愚”的程度。这两句巧妙地在自责之中把心中的怨恨说得虽隐晦却痛快。
2、作者为什么说宁武子和颜子“皆不得为真愚”?
探究学习:这里作者是综合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来突出自己的“愚”。宁武子能够分清“有道”和“无道”,“有道”则“智”,“无道”则“愚”,可见不是真正的“愚”;颜子虽然听孔子讲学从不提不同的意见,但是却能真正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可见是心领神会的,只是不说而已,这也不是真正的“愚”。而“我”遇到圣明的君主却说了不合事理的话、做了不合事理的事,才是真正的“愚”。作者说宁武子和颜子“皆不得为真愚”,一是从实情看,这两个人的确是“大智若愚”,更重要的是,这样说可以充分说明只有自己才是真正的愚。自嘲之中,把心中的不平,对宪宗的不满表现得十分强烈,而又不留下任何把柄。
3、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土之居者”对冉溪名称的分歧?
探究学习:这样可以自然地引出自己的命名,使“愚溪”的得名顺其自然,可以使自己借题发挥的用意既自然又比较隐蔽。
4、比较下列句子中“焉”的用法或意思。
①灌水之阳有溪焉
②得其尤绝者家焉
③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
④予得专而名焉
探究学习:本文中含有“焉”字的句子较多,要能够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区别它们的用法和意思。
①句中的“焉”很容易理解为兼词,但从句子结构看前面已有主语“灌水之阳”,如果说成“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在那里”便很别扭,所以还是理解为助词更好。
②句中的“焉”则应理解为兼词。因为“家”在这里为动词,“焉”跟在动词后面,不理解为兼词,则不妥当。
③句中的“焉”看上去是助词,因为上文“得泉”语意似乎已经说得很明,语气似乎也已经收住了,但是上句是叙述“行”这样一个动作,而不是(或主要不是)为了交代找到泉的方位,所以这个“焉”还是作为“兼词”(在那里)比较好,只是要注意翻译时这个“在那里”要提到前面做状语。
④句中的“焉”很明显是代词“它”,因为前面的“专”和“名”都是动词,如果“焉”不作代词则意思表达不清。
5、找出文章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探究学习:文中词语活用的情况比较多,不弄清它们的用法,对句意的理解会很有影响。如“故姓是溪为冉溪”的“姓”,“名之以其能”的“名”,“得其尤绝者家焉”的“家”,“予得专而名焉”的“名”等都是名词动用,“咸以愚辱焉”的“辱”,“不能兴云雨”的“兴”,“虽辱而愚之”的“辱”等都是使动用法。
6、文言知识详见《明师对话》中《愚溪诗序》的“学法指南篇”。
三、选题设计
学习苏轼的《赤壁赋》后,比较柳宗元和苏轼受贬后的不同态度。
1、研究方法:
(1)认真理解课文,准确把握两篇文章的思想感情。
(2)搜集阅读有关资料,更全面地了解写作的背景。
(3)阅读两位作者写于和课文同一时期的其他诗文。
(4)阅读有关两位作者的研究文章或专著。
(5)阅读有关这两篇文章的分析文章。
2、参读书目:
(1)《中国文学史》。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3)《古文鉴赏大词典》。
(4)《柳宗元传》。
(5)《中国文学批评史》。
3、参考网址:
http://ruiwen.com/news/20231.htm
http://ruiwen.com/news/12371.htm
http://ruiwen.com/news/12255.htm
http://ruiwen.com/news/24336.htm
http://ruiwen.com/news/21083.htm
http://ruiwen.com/news/15942.htm
http://ruiwen.com/news/6431.htm
附:网络教室教学设计
一、 自主学习
1、范读课文——自读课文——齐读、分组读、依次读,参考录音网址:
http://sucai.ruiwen.com/index.php?search=
2、字词句落实,要求会口译。参考资料网址:
http://www.ld.nbcom.net/guwenguanzhi/huhuadian/2003331150318.asp?id=355
二、合作学习
1、课文内容赏析,参考资料网址:
http://ruiwen.com/news/9696.htm
2、亮点探究
三、深入拓展
1、文言知识归纳(详见《明师对话》中《愚溪诗序》的“学法指南篇”。)
2、学习苏轼的《赤壁赋》后,比较柳宗元和苏轼受贬后的不同态度。
参考资料网址:
http://ruiwen.com/news/20231.htm
http://ruiwen.com/news/12371.htm
http://ruiwen.com/news/12255.htm
http://ruiwen.com/news/24336.htm
http://ruiwen.com/news/21083.htm
http://ruiwen.com/news/15942.htm
http://ruiwen.com/news/6431.htm
参读书目:
(1)《中国文学史》。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3)《古文鉴赏大词典》。
(4)《柳宗元传》。
(5)《中国文学批评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