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教案 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一上]内蒙访古(人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写法。
2、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表达效果。
3、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加强民族团结的强烈愿望,思索“胡服骑射”的启示。

教学重点、难点
访古中的评议。

教学媒体
电脑、课件、大屏幕视屏投影仪。

教学方法
启发式、演绎式、抢答式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 导语
1、 用音乐、古诗导入课文
2、 巧换课题引入内容
二、分析讨论课文。
1、由小标题可以看出,这一部分访古的内容是古长城。但作者从哪段开始写古长城呢?前面七段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安排妥当吗? 
板书课题。
2、分析(1)至(7)段内容。
①、概述(1)至(7)的游踪及内容
②、分析第五段。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秋天的阴山……沐着阳光。”
③、分析第(7)段的语法结构及作用。
④、小结。
作者安排这么多的篇幅,就是要告诉我们——正是因为大青山南麓水草肥美,才招致了两个民族的冲突;为了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才引来了赵武灵王修筑长城。前面的都是“因”,中心内容是“一段最古的长城”,记叙是为议论服务,正是有了这些记叙,后面的议论才显得合情合理,令人信服。 
3、讲解(8)至(12)段的内容。②③④④
①、概述大体内容——访赵长城,评述赵武灵王。
赵长城:修筑原因,修筑目的,遗址面貌。
修筑长城、胡服骑射——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
②、分析作者是如何评价赵武灵王修长城的功绩。
赞赵武灵王并用秦始皇来衬托;并借此否定了一种观点——现在仍有人把修长城作为秦始皇一大罪状的观点。
思考回答:秦始皇修长城引起了民怨沸腾,赵武灵王修长城而无人怨骂,分析其中的原因。
③、讲解作者是如何评述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革新。
A、什么是胡服骑射?
B、为什么要实行胡服骑射?思考讨论再回答。 
C、两个措施有内在的联系。
修筑长城——抵御外族入侵,保家卫国;
胡服骑射——吸取他人之长,富国强兵。
D、拓展: 
两千多年前的赵武灵王尚且能如此,那么,掌握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今人,从胡服骑射中会得到怎样的启示呢?请同学们讨论再回答。
E、小结这一部分。
三、总结归纳课文。
1、鲜明的主旨
文章以访古的游踪为线索,通过对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残存古迹的记叙、描写和评论,表达了作者关于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思想。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爱国主义的精神和加强民族团结的强烈愿望。
2、 夹叙夹议的手法
这些特点也鲜明地体现在第二部分《在大青山下》里。
四、课堂练习。(课文内容的巩固并拓展)
五、课后练习。
1、缀词成段。
①绵亘 ②苑囿 ③民怨沸腾 ④迥乎不同 ⑤举世闻名
2、写作训练。四题任选一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