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教案 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一下]六国论(教案)(人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教学目的: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疏通字词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过、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 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 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 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五、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课文


   教学过程:


   一、 检查作业


   完成练习二——四


   二、 分析课文


   1 齐读课文


   2 思考练习一。


   3 提名思考回答: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两个分论点是?分别是就哪些国家而言的?文章的论证段落有哪些?哪一句是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哪一句点明了写作意图?


   4 教师简析(参教师用书)


   5 简介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爱国之情


   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踪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只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国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偏醒世文章。


   所以,结合背景,我们能够更加体察到作者的一片爱国之情。


   三、 小结


   本文立论鲜明,论证严密,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语言上,长短相间、整散交错。确如王安石云:“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


   文章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这样感情强烈的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洋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赂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四、 齐读课文


   五、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比较阅读《过秦论》;


   学习苏辙《六国论》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比较阅读


   教学过程:


   一、 检查背诵


   背诵中心论点句、写作意图句;背诵全文


   二、 比较《过秦论》


   1 都是史论文


   2 都借古讽今,以史致用,都得源于作者的忧国情怀


   《过》讽谏汉武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朝施行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六》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奋起抵御外侮。


   3 论证方法:都云对比论证方法。


   4 中心论点的提出:《过》卒章显志,《六》开门见山。


   5 语言:同:多排偶句,句式整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


   不同:《过》词采华丽,《六》浅显易懂。


   三、 学习另二篇《六国论》


   一是苏辙的,见教材。一是李桢的(节选)


   四、 布置作业


   写一篇作文,题目是“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附: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1 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高一年级)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我们对于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针锋相对,寸利必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决不搞屈辱外交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季氏将划颛臾》:君贤臣能且上下精诚团结


   《寡人之于国也》:使百姓不饥不寒且得庠序之教,明孝悌之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都得到发展


   《六国论》(苏辙):六国相互背盟败约而失韩魏之天下要冲


   2、学生习作选读


   悠悠中华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风雨洗礼。中国大地上风起云涌,经历着无数次“江山不改人已换”的历史变迁。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种变化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历史长河的流动中看出一点天下兴亡的端倪。


   自古以来,一个朝代和一个国家的兴亡,首先在于为人君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和行为的好坏。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一个国君无德无能,行为不正,他的臣子又能好到哪儿去呢?如此一批人去治理国家,他们的国家还能强盛吗?反之,一个国君德才兼备,则其国家之强盛就指日可待了。大家都知道,刘备之子阿斗,不仅平庸无能,而且整天不务正业,一会儿吃喝玩乐,一会儿又斗蟋蟀去了,真是枉费了他父亲白帝城托孤的一片苦心,也枉费了孔明尽力辅佐的几番汗水。后来蜀灭,阿斗难道不应该负有主要责任吗?后人称之为“扶不上墙的烂泥”,此言得之。太宗李世民聪慧过人,一世英明,“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又得魏征等贤臣辅佐,如鱼得水,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正因为如此,才有后人盛赞的“贞观之治”。这一些都说明当神器之重者对于一个国家的兴亡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说统治者是一扇窗,那么,他的德才就是窗架,品行就是玻璃了,玻璃是否脏了,百姓一目了然,要是窗架烂了,怎么擦玻璃也是不济事的,那么,人们就要换窗户了。


   民乃国之本,臣则国之柱。正所谓“得民心者昌,失民心者亡”,人人都说民众的力量是最可怕的,这话不假,一位国君对待民众态度的好坏,是天下兴亡的又一重要因素。如果一个国家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大臣们能够尽其所能地为百姓做好事,而君主也能够慧眼识得英才并能够知人而任,甚至择善而从,则国家之兴旺发达是不在话下了。反之,则情况不妙了。


   商纣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暴君,其统治手段之残忍在历史上是鲜有的。他鱼肉百姓,对百姓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为了堵住天下人之口,他钳民而致天下人“道路以目”,更设立酷刑,镇压百姓,他还杀贤臣,留下一群溜须拍马之人。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后来,后周挥帜进攻,守城士卒纷纷掉转矛头,反抗商纣王,纣王众叛亲离,只得引火自焚,留下千古骂名。他怎么知道百姓是一座活火山,爆发出来就会有灭顶之灾;他更不知道,“气压”不能太高,堵得住人言,堵不住人心!悲哉!刘玄德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请孔明;爱民如子,过江流泪为父老;掷子于地,义薄云天爱子龙。后来,蜀与魏、吴鼎足而立其缘由是与“简能而任”分不开的。


   康熙帝对百姓实行永不加赋的政策,使百姓生活富裕安定;他亲自探望含冤带屈的汤若望步入牢房,又促进了当时科技的发展。


   这样的事实不胜枚举,如果说民是水,臣是船,君是渡河的人,船破了,它就会沉下去,渡河的人就会被淹死。可是如果及时发现漏洞并修补好它,那么,船就可以安全到岸了。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对于任何外来侵略都应与之对抗,不惧强暴,不欺弱小,这一点,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


   南宋之所以被外族入侵,受金人统治,就因为南宋政府的软弱无能和其朝政的腐败不堪。朝廷内部,奸臣当道为了个人私利,秦桧处处陷害忠臣良将,竟然连夜十二道金牌召回枕戈前线的岳飞,并以“莫须有”的罪名轻轻地掩盖了将军一生 “精忠报国”的宏愿。在历史的长空,只留下一声“还我河山”和一曲《满江红》供后人缅怀。国家破亡,外敌猖狂,这不是南宋政府的软弱无能和其朝政的腐败不堪又是什么?


   清末,洋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他们贪婪地瓜分着这块关闭长久的肥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洋人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致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险境地。经过孙中山、毛泽东等一大批优秀人物的艰苦奋斗和他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才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一个崭新的春天。


   以上史实都告诉我们:向侵略者低头就只有砍头的命。如果说侵略者是野草,我们就应该是拔草的人。不然,它就会吸取地里的营养,淹没我们的庄稼。


   “纷纷世事无穷尽,后来凭吊空牢骚”,天下兴亡的道理,历史已经给我们作出了正确的论述,我们应该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中国的繁荣富强奉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