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教案 语文教案 初三语文教案

[初三上]想和做(人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教学设计示例


想和做 

一、评现象引论点(为什么?)
  概述两种人的表现(第1-2段)
  简要评析两种人,着重分析后一种人(第3-4段)
  归纳上文,提出中心论点: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第5段)
二、具体论述(怎么样?)
  想和做的关系,怎样"联结""从实际出发" (第6-7段)

幻灯片设计 
  把本文列举的七个事例用幻灯片等媒体打出文字或图像:
  1、有的人只读不想,只记不想。
  2、有的人"空想"不做。
  3、有的人"死做"不想。
  4、有的人在学习上能想出有效而且省力的办法。
  5、人类文化是怎样进步的。
  6、人怎样才能学会游泳。 
  7、课外活动怎样会劳而无功。

《想和做》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对于""""的关系,我们平时是否认真想过?其实,不管做什么事情,只是"空想"或一味"死做",都不会把事情做好,想和做一定要联结起来。本文作者胡绳(当代哲学家、历史学家)针对一般人生活中时常遇到的现象提出议论题目,通过分析评述,提出上述的观点。现在,我们一起研读本文是怎样围绕想和做的关系展开议论的。
二、学生各自读课文,要求做到:
  ① 识记生疏词语。
  ②标记段落,归纳每一段的段意。
三、朗读课文(请若干个同学逐段连读,朗诵全文) 
四、思考问题(学生分组研讨,然后集中意见,代表发言,老师指导修正)

  ①文中列举了几个事例?用原文概括性语言或自己归纳出来。
  答案:全文列举了七个事例:A有些人只会空想,不会做事;B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C人类文化怎样不断地进步的;D人怎样学会以游泳的;E有些同学很"用功",可是不会用思想;F另一些同学能想出比较省力的有效的方法;G开会,演说,办壁报,组织班会的学术团体。
  ②课文论述了什么道理?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论述这些道理的?
  答案:道理之一:"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这是通过上述事例A、B、C来论述的。道理之二:"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这是通过上述第一组事例D和第二组事例E、F、G来论述的。
  ③分析下面5句话在原文各段中所起的作用是"归纳"作用还是"过渡"作用。
  A第6段中"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过渡)
  B第5段中"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归纳)
  C第2段中"也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过渡)
  D第7段中"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归纳)
  E第9段中"这样,他脑子里所有的就不断的去想,他的行动也就可以不断地得到进步"。(归纳)
五、分析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概括文意。(学生分组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并修正)
六、课后作业

  ①认真阅读课文,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②复习课上的学习内容,整理听课笔记。
  ③文章的论点是什么?请从课文中找出来。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①让5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第1-5段。
  ②同时思考并回答问题:在课文1-2段中,作者列举了想和做分离的哪两种表现?并在课本上划出主要词语
  明确:文章先从反面列举这两种表现,一是"只会空想,不会做事";二是"只顾做事,不动脑筋"。主要词语:"凭空""滔滔不绝""从来没""根据……习惯""命令""通例""依葫芦画瓢"
  ③学生分组研讨下列问题,并选派代表上讲台讲解。(讲解的同时打出投影片)
  A、作者对这两种人怎么样评价?请用课文第3段的原话简明
回答。
  明确:对前一种人"瞧不起",对后一种人"不值得赞美"
  B、课文怎么样阐述"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不值得赞美?
  (请根据课文第4段回答)。
  明确:课文把这种人与"牛马"进行类比,"成年累月""在鞭子下""永远不会想一想",表明牛马不动脑筋,这正是只做不想的人的写照。
  C、分析课文第5段,简述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讲解:第5 段是一个关键的段落,它总上启下,提出了中心论点。1-2句总结上文,不  会用"空想""死做"准确地概括了上述两种表现。第3句指"空想""死做"的害处--"不会得到进步"。第4句提出作者的主张和看法,鲜明地揭示了中心论点:想和做是不可分割的,一定要联结起来。即论述想和做为什么一定要联结起来的道理。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①让学生齐读课文第6、7两段。
  ②学生分组研讨并选出代表对下面的问题在讲台上讲解。
  D、课文怎么样转入论述想和做怎样联结起来?第6节论证的思路是怎样的?第6、7两段有什么联系?
  明确:课文论述了想和做为什么一定要联结起来的道理以后,进一步论述了想和做怎样才能联结起来。第6段首先用设问句,鲜明地提出并简要回答所要阐述的问题"从实际出发""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要从实际出发,就必须去接近实际,就要"观察""还得有行动"。再举学游泳的例子来证明,反复强调"试验"即行动的重要性。用"一定要……"等句同"如果只……"等句构成正确和错误的鲜明对照,论述了学会游泳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靠行动的道理,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指出行动--想--行动,循环往复,才能获得"真正的道理",只有行动,才能证明想得对不对。
三、研读课文第三、四两部分
  ①让学生齐读课文第8、9两段。
  ②学生分组研讨并选出代表对下面的问题在讲台上讲解。 
  E、作者提出了什么看法?举出了什么实例?最后是怎么样说理的?第9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教师修正并归纳:
  指出看法--"有些学生很用功,可是不会用思想"
  举出实例--"学习语文,就硬读课文""只读不想""学习数学,就硬记公式""只记不想"等。
  简要说理--不能以旧悟新,"就是不会用思想的缘故"
  第9段是总结全文,再次强调""的重要性。
四、阅读全文,归纳小结。
  ①学生各自读全文,整体理解本文写作的思路和目的。
  ②归纳小结:
  本文沿着"想和做为什么要联结起来,怎样联结起来,在学习和实践中如何联结起?quot;的思路展开论证。在论证自己见解的时候,举例很重要。先举例(或列举现象)后进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第一、二部分);举例和说理相结合,重视分析说理,富有说服力(第三、四部分)。这样(材料与观点统一),有助于培养人们用事实证明论点的能力。
五、课后作业
  ①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
  ②研讨课文,回答问题(见"能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