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教案 语文教案 初二语文教案

[初二下]小石潭记(人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小石潭记


教学目的:

  1、疏通文意,落实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

  3、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黔之驴》,同学们猜猜看,这位作家是谁?(生答:柳宗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备学生)如果学生未做充分预习,教师要预留时间给学生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时,要求学生落实掌握字词解释及翻译。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预习,落实字词。

  投影显示:

  ① 给下列字词注音。

  A、篁竹( )  清冽( )  为坻( ) 

  B、为屿( )  为嵁(山甚)( )佁然( )

  C、俶尔( )  翕忽( )  差互( )

  D、寂寥( )  悄怆( )  幽邃( )

  ②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底。

  B、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百多条。

  C、佁然不动:(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

  D、凄神寒骨: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

  3、抽查学生朗读课文,全班学生齐读课文。

三、问题讨论

  (备学生)以下操作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通过小组讨论完成,其他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如果学生觉得问题较难的话,教师要做充分的提示,并要求中等偏下学生能有机会发表意见。

  1、引导讨论下列问题。投影显示以下问题。 

  ① 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请用译文回答。

  明确: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

  ② 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明确: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③ 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在石上,静止不动;忽然向远处游走了,往来很快。 

  ④ 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明确: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感到悲哀深沉。 

  ⑤ 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清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明确: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投影显示)

  2、熟读课文。

四、课后训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