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教案 语文教案 初二语文教案

[初二上]《新闻两则》创意教案设计(人教新课标)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教学设计A] 体验阅读
   创意说明:《新闻两则》虽是实用性文体,但文中饱含着浓厚的个人感情因素和感情色彩,再加上写作时代虽是学生熟悉的解放战争时期,但与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如果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模拟经历,感受体验,课堂会别有洞天。
  [教学步骤]
  序曲:电视,以其五彩缤纷的视频、极富渲染力的音响、精彩的制作、丰富的内容吸引着我们,而新闻,又是电视节目中的重头戏,今天,我们学习《新闻两则》,让我们试着走进电视——
  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先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然后大家按照老师的方法学习《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一.来当制片人
    将学生分成地图绘制、场景设置、镜头剪辑三个小组,要求: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自己小组的任务。
    地图绘制组:分别将西路军、中路军、东路军已占领的地方用红色标线,向前进发点用尖头标出。可以将课本上的图扫描后放大,再根据课文内容标上记号,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flash制作。
    场景设置组:如果电视台想在新闻播报之后还进行一次军事访谈,请你设计一下访谈时人物的背景、服装、道具等。
    镜头剪辑组:如果这则新闻出现在电视上,与新闻播音相配的画面应是哪些?
  二.进入演播厅
   1.当当播音员
     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怎样读这则新闻?
     学生自渎、讨论、交流。
     重点指导:
     ①全文的朗读基调:慷慨激昂、豪情万丈。
     ②“冲破”“横渡”“均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应重读,读出一种胜利的喜悦。
      “控制”“封锁”“切断”应干脆利落地重读,读出一种自豪与骄傲。
     ③“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应读出奚落、嘲讽的语气。
       ……
   2.当当军事家
    如果你来当军事家,你应该向观众介绍哪些方面的情况?
    讨论明确:
    背景: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定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执行毛泽东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第二、三野战军和地方武装在长江南北广大人民的支援下,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
    战况分析:
    二十日夜解放军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
    二十一日下午开始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并占领扬中、镇江、江阴,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形势预测:解放军很快会占领南京,国民党大势已去。
   3.当当主持人
    如果你来当主持人,你将怎样设计导播语、采访问题、结束语?
    设计示例:
    导播语:大家知道。国共和平谈判破裂后,解放军于昨天凌晨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发起了渡江战役,那么现在战况如何呢?战争又将如何发展呢?今天我们请来了著名的军事专家来到了我们的演播现场,下面我们就请专家来为我们分析分析。
    采访问题:
    ①请您给观众朋友们就最新战况作些介绍。
    ②请您预测一下明天的战事。
    ③您认为战争还会持续多少天?
    ④现在的情况对哪一方有利?
    ⑤您认为最终的胜者是哪一方?
     结束语:好,刚才专家对战争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战争的形势也进行了预测,那么战争究竟会怎样发展呢?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节目,明天这个时间再会!
  三.坐上观众席
    如果你是观众,你需要完成如下任务:
   1.你听出了新闻报道者的情感倾向吗?
   2.对军事家的分析,你还有异议吗?
   3.对这场战争,你好可以补充一些“独家”的资料吗?
  四.学生仿照上面的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教学设计B] 对应摘读
   创意说明:新闻具有三性: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新闻结构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新闻中记叙的要素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方面,这些知识都是学习新闻必须掌握的内容。对应摘读就是在简要介绍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阅读、自由寻找、自由发现、自己巩固的过程。抛开了支离破碎的串讲,让知识与阅读内容一一印证,让知识在阅读实践的过程中逐步进入学生的灵魂并且融会贯通。
  [教学步骤]
  一、摘读六要素
   1.知识简介
    新闻的六要素指的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与记叙的要素基本相同。
    ①人物有时是个体,有时是群体,这两则消息的人物可能都是群体。
    ②时间有时指具体的某一时间点,有时也指某一时间段。
    ③地点有时指具体的某一个点,有时也指一段距离,要注意分别。
    ④事件发生的原因要仔细阅读,查找文中隐含的信息。
    ⑤经过和结果要用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述。
   2.阅读两则消息,并进行对应摘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
     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被迫弃城南逃。
     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二.摘读五部分
   1.知识简介。
    ①标题:就是消息正文之前的题目,一般能概括消息的主要事实,有时还有引标、副标。
    ②导语:一般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和第一句话,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③主体:是新闻的躯干,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
    ④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有时明显表达,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⑤结语:消息结束时总结性的话,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2.再次阅读两则消息,并进行对应摘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主体:
     第一层: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
     第二层: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长我军士气,灭敌人威风。
     第三层: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背景和结语暗含在主体中。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标题: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导语: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主体:
     第一层: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军溃败的背景。
     第二层: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第三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背景: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
  三.摘读三特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真实性: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及时性: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
    准确性: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真实性:
      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阌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
      在去年下半年的一个极短时间内,我们在这一区域曾经过早地执行分配土地的政策,犯了一些策略上的“左”的错误
    及时性:1948年11月5日电
       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
    准确性:一年多时间内
       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左右

  [教学设计C] 比较阅读
  创意说明:《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且都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所作,语言、情感极为相似,但同中有异,虽是同一作者所写,也都是写胜利,但情感的强烈程度、写法等方面存着较细微的差别。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比较中能更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写作特色,进而训练思维,进入较高层次的阅读境界。
  [教学步骤]
  一.找同
    分别阅读两则新闻,将两者相同的地方找出来。
    作者相同: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
    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二.找“不同”
    具体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
    具体地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发生在长江沿线;《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发生在地处中原的南阳。
    具体写法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名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的暗淡前途。
    构思特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
    语言风格有别:《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三、将自己的发现写成小段的鉴赏性文字。
  [资料整合平台]
  1.课文背景资料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2.课文扩读材料
     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
         毛泽东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20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24小时.30万人民解放军即巳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使用建议:
  渡江战役开始后,新华社连续发表了两则新闻:《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间、内容都有连续性。两则联合起来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渡江战役的全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详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