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生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也是不同的。本文的作者杏林子自身的境遇就是对生命进行顽强抗争的极好例子,而她对生命的强烈呼唤,在《生命,生命》一文中体现得如此强烈,只有真正感同深受了,读者的心灵才会与作者的感悟碰撞出共鸣的火花来。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选取的是一些平常小事: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砖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跳感受自己的生命。却由此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初二学生对人生、生命的感悟还不会深刻,学习本文,意在让学生能体悟作者对生命引发的思考,并能获得对自身的情感体验,不论粗糙或细腻,只要能谈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做到各人学中有得。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理解、评价、鉴赏文学作品;能学会相互合作、相互倾听,并有条理、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课文的基本方法,初步领悟作品内涵,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多角度地体验生命的真正内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获取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培养自觉探究意识,激发创新的欲望。
三、设计思路和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中的有关阅读的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再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本课采用整体感知、研读赏析、体验反思的教学环节,层层深入,课堂设计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加以各种形式的阅读设计,并结合说话训练,真正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内涵和意蕴,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获得对人生独有的情感体验和有益启示,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
1、生课前查找有关资料:收集有关“生命”的名言;
围绕“生命”的主题,举出一个实例。
2、教师课前准备:思考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地选取有关对“生命”的感悟的内容,设计几个有梯度的主问题让学生由浅入深地体悟生命的内涵。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播放贝多芬的《生命交响曲》并朗诵汪国真的诗作《生命,生命》
意志倒下的时候
生命也就不再屹立
歪歪斜斜的身影
又怎耐得
秋叶萧瑟晚来风急
垂下头颅
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
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
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无论走向何方
都会有无数双眼睛跟随着你
从别人那里
我们认识了自己
师:1、但人的生命却只有两万多天,我们不禁深深叹息:人生是如此短暂!但是在如此短暂的人生中,我们可以面临许多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坚强、勇敢和快乐,也可以选择脆弱、逃避和悲伤,甚至是死亡。
2、简介作者:今天所介绍的文章《生命,生命》作者杏林子12岁就染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差不多全身关节都损伤了,她的肉体和精神都受到极大的折磨,但她并没有因此荒废甚至放弃生命。她为什么如此强烈的呼喊“生命,生命”?从中你会得到哪些体验?
[一堂课的开课,犹如小提琴演奏,第一个音符就定下了乐曲的音调,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此处的配乐朗诵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课文情境。]
(二)整体感知
朗读
师:请大声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2)自主探究:文章写了哪几个事例?(提示:可抓住文中的词语概括)
生:大声朗读课文,归纳概括课文的内容。(并由此形成板书)
(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三)研读赏析
选读
师:请从以上三个事例中,选出你感触最深的事例,说说为什么喜欢。
生:畅所欲言,可以是只谈课文的事例,也可以谈自己的感悟。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学生对作品的体验,能谈出自己的感受通过口头表达训练,培养学生自主性,体现出个体的个性特点]
(学生的回答基本上没有离开事例本身,这是在我的意料之中,也是下一步的深入讨论的一个前奏。)
生:喜欢第一个事例,喜欢的是飞蛾的顽强抗争精神;
喜欢第二个事例,生命的价值在于奋斗,如张海迪的经历;
喜欢第三个事例,联想到自己,我们应该对自己负责。)、
过渡:这篇文章之所以如此震撼我们,是因为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
寻读
师:以第二段为例,请寻找课文中用得非常好的词语,用圆圈标出来,想一想为什么用得好?
生:合作探究(四人一小组),讨论回答(推荐小组中的代表发言,各种的发言意见基本上已经把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找出来了。)
生:“茁壮成长、昂然挺立”写出小瓜苗顽强的生命力;
“肃然起敬”是发自心底的敬佩;
“冲破”、“不屈”体现生命的顽强;
“仅仅”写出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泥土的恶劣环境下,体现出对生命的执着;
“擎天撼地”体现生命顽强;
“竟然”突出我的惊喜。
(学生的回答使我打算用词语替换比较法进行提示的念头打消了)
教师小结:这些富有表现力、生命力的词句是很能表达作者的情感的,也才使文章显得更为生动,朗读时特别应注意。
师:朗读指导:注意把握朗读技巧(1)注意语速、语调、停顿、重音。(2)理解内容,有表情地加以朗读。
生:自由朗读;指名学生范读并评议;着重讨论朗读时对重音的把握;再齐读感受作者的情感。
[小组讨论能最大限度地活跃学习气氛,调动群体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相互间进行智力启迪和互补,同时也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抓住学生讨论中的最佳契机,适时加以点拨,如有争议的或带有共性的问题再作集体指导,培养学生选择、分析语言信息的能力。再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创造一种情景氛围,让审美主体体会审美客体的语言美、情感美,获得美好的享受]
过渡:无论怎样微弱的生命,都具有不可思议的生命力,作者从小现象悟出大道理是很能启发人的,同时,她对生命的思考也由此展开。
研讨
师:从文中找出作者对生命的三点思考
生:齐读最后三段,加以归纳概括,并由此形成板书。
[这是作者对生活中的小现象联想到生命的哲理的归结,也是教学文本内容的整体完成]
(四)体验反思
师:1、读罢全文,你感受到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
生:生命只有一次,应好好珍惜;
人总是要死的,选择死亡的方式可以不同;
生命是宝贵的,应该活得精彩。
(学生的回答,没有与具体生活实际相联系,还有的学生就直接谈课前摘录的有关生命的名句,这个问题的设计就不能体现出联系实际生活的意义,而学生自身对生命的感悟要进一步深入挖掘也受到阻碍。由此,教师做了引导,以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师:引导
请用下列格式说话:“我感受到,生命因为……而美丽”,再联系到生活实际。
示范:我感受到生命因为自强不息而美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又瞎又聋,但他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终于“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生:思维非常活跃,回答时语言表达非常精美。
(生:我感受到生命因为顽强拼搏而美丽,张海迪阿姨下半身不遂,但她顽强与命运抗争,而《轻椅上的梦》成了激励青年上进的明灯。
我感受到生命因为有无限的价值而美丽,伟大的作家鲁迅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我感受到生命因为奋斗而美丽,像居里夫人,一生都奉献于发明上。
我感受到生命因为助人为乐而美丽,雷锋的一生都用于为人民服务中去。等
[这个说话题目的设置,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不仅突出文章的重点,更为重要的是能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如果没有第二步教师的提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可能如此活跃地“动”起来,而学生精彩的回答再次刺激着他们自己“说”的欲望,这是他们相互倾听、交谈而引发的结果。]
师:2、由生命你还联想到什么?
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彩,让我惊叹。
(生:生命像小说,不在于长而在于精。
生命中要有梦,活得精彩、充实才有生命。
生命像品茶,品味时,有时有淡淡的苦味;有时有淡淡的清香。
生命像浪花,有风平浪静,也有惊涛骇浪。
生命像路,有时平坦,有时崎岖,这样才缤纷。
生命像火把,应该使劲燃烧。
生命像蜡烛,都很短暂。
生命像万里长城,没有止境。
生命像一场戏,有悲欢离合也有喜怒哀乐。
生命如同父母的爱,应该学会珍惜生命,懂得爱的真谛。)
[文学作品的美是内敛的,是开放的,就看你如何去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这需要我们去想象。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此处的说话训练,是真正挖掘出了学生个体的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更开拓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达到创造想像的升华。]
(五)总结概括
师:文章可以结束,但生命的长河永无止境。每当夜深时,我合上眼睛,眼前总会浮现这样一幅幅图景:鲁迅在夜里一边咳嗽,一边写文章,昏暗的灯光下,发出内心的《呐喊》;卡夫卡彻夜写完自传体小说《判决》,完成与自己灵魂的对话;普鲁斯特从35岁到死,生活在暗室中,门窗紧闭,房间里点着蜡烛,《追忆似水年华》成为他唯一的安慰。这是一群孤独的人,这又是一群灵魂饱满的人。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青春的生命不必像他们那样有太重的负荷。我想说的只是,哪怕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平庸,也别让我们的生命之花枯萎,别让我们的精神之花凋谢。
(六)布置作业
以“由生命联想到……”为范围,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感受;题目自拟;体裁不限。
[阅读与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既是阅读训练的深化,又是写作训练的一种方式,两者可以教学相长,相辅相成]
(七)板书设计
生命,生命
杏林子
朗读
选读
寻读
[板书设计主要以突出课文的重点内容和阅读的方式,可以使复杂内容简单化、明确化,把感性东西理性化,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归纳、感悟的能力。]
六、评价方案
1、自我评价
本课采用探究学法进行教学,紧扣语文课程理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合适学生讨论、学习、想像的情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可以自由地学习、思维和想象,取得较好的效果。
生命的话题可以是非常沉重的,让富有青春活力的学生对生命能有自身的感悟并谈出深刻性,就需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设计问题,挖掘出他们内心深处的真正想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整体感悟、研读赏析和体验反思三大板块为教学主要模式,环环相扣,逐层深入,以主问题的设计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体验感受文章的内容新、语言精、思想深的特点,加以对学生进行朗读、选读、寻读、演读的阅读训练,学生的自主空间更大、更广。而最为精彩之处在于体验反思阶段,学生以精美的语句。变出对生命的感悟,组织起来可以成为一篇篇的美文,这也是课堂中最富于“灵性”的一个设计,从而把本课教学推向了高潮。
2、他人评价
《生命,生命》是一篇含蓄朴素的文章,但反映了一个深刻地生命主题。同样,张老师的这堂课是质朴无华,淳真自然的,但就是这样的朴实自然才能对生命的主题演绎得鞭辟入里。
这是一堂理性生活、审美生活和道德生活三者和谐统一的课,一开始,张老师设置情境导入:播放贝多芬的《生命交响曲》并朗诵汪国真的诗作《生命,生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接着,张老师步步深入,围绕“生命”的话题,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文中的三个事例,分别侧重与生命的哪一方面?”
“联系生活实际,你由生命感受到了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设计开创了学生学习、思考、探索、研究的氛围,使学生进入了理性的求真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就是要求受教育者“学会生存与发展”。然而,当前初中生对生命意识的淡泊和生存能力的低下是可想而知的,张老师设计此课的意图也就在此。
其次,张老师为了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主题,就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深刻的表现力,并有选择地高声朗读课文,并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对语言的理解。品味与感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轻松、愉悦的心理体验,因此,这一课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体现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审美生活。
同时,这也是体现道德生活的一节课,在课堂第四环节“体验与反思”中,学生列举了生活中许许多多为生命奋斗不息的人,并谈出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张老师设计这一环节的核心就是为学生建构道德信念,形成道德判断能力,产生道德体验,满足学生道德生活的需求。正如她在课堂结束语中说到:“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青春的生命不必像他们那样有太重的负荷。我想说的只是,哪怕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平庸,也别让我们的生命之花枯萎,别让我们的精神之花凋谢。”
说明部分
阅读想象创造——《生命,生命》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基于这一理念,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语文对学生精神的熏陶。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化的,同一篇文章,学生的理解往往各式各样。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按照伊瑟尔“空白”理论,文本给读者留下了不确定的空白,等待读者用想象去填空,进行再创造。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
教学过程中的研读赏析部分,通过学生朗读感知课文,选读语言材料,寻读品味语言的形式,让学生体验读书的过程,得到过程中的求知之乐。朗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学生的朗读,不仅要达到原有要求的顺畅,而且要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的不同来传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传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如对课文第二个事例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练习,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文章的语言很精练,富有韵味,单靠朗读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语言的品味。教师应努力创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对生动优美的语言进行感知和品味,提出自己对语言的理解和感受。如教学过程中设计的一个环节:让学生合作讨论选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充分体现不同学生有不同的阅读层次和阅读体验。
华罗庚说过:“唯一推动我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与方便”。过去,使学生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一是失去梦想和激情;二是失去了积极的态度;三是失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四是失去了活泼开朗,封闭了自己。新的语文课程基本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要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倡独立阅读、自由阅读、创造性阅读,鼓励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厚学生人文底蕴,特别加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维度的目标要求。所以,在体验反思阶段设计了这个话题:读罢全文,你感受到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让学生交流讨论,轻松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语文课程标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第三层次是知识的拓展延伸部分。重要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更深更广的空间,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由书本到生活,由学习到实践的延伸,引导学生加强语文知识的积累,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所以设计的这个话题:由生命你联想到什么?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教学成为学生心灵放飞、创造性地展示自己的过程。教师应努力使每节课都成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生命活动过程。
生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也是不同的。本文的作者杏林子自身的境遇就是对生命进行顽强抗争的极好例子,而她对生命的强烈呼唤,在《生命,生命》一文中体现得如此强烈,只有真正感同深受了,读者的心灵才会与作者的感悟碰撞出共鸣的火花来。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选取的是一些平常小事: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砖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跳感受自己的生命。却由此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初二学生对人生、生命的感悟还不会深刻,学习本文,意在让学生能体悟作者对生命引发的思考,并能获得对自身的情感体验,不论粗糙或细腻,只要能谈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做到各人学中有得。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理解、评价、鉴赏文学作品;能学会相互合作、相互倾听,并有条理、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课文的基本方法,初步领悟作品内涵,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多角度地体验生命的真正内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获取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培养自觉探究意识,激发创新的欲望。
三、设计思路和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中的有关阅读的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再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本课采用整体感知、研读赏析、体验反思的教学环节,层层深入,课堂设计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加以各种形式的阅读设计,并结合说话训练,真正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内涵和意蕴,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获得对人生独有的情感体验和有益启示,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
1、生课前查找有关资料:收集有关“生命”的名言;
围绕“生命”的主题,举出一个实例。
2、教师课前准备:思考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地选取有关对“生命”的感悟的内容,设计几个有梯度的主问题让学生由浅入深地体悟生命的内涵。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播放贝多芬的《生命交响曲》并朗诵汪国真的诗作《生命,生命》
意志倒下的时候
生命也就不再屹立
歪歪斜斜的身影
又怎耐得
秋叶萧瑟晚来风急
垂下头颅
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
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
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无论走向何方
都会有无数双眼睛跟随着你
从别人那里
我们认识了自己
师:1、但人的生命却只有两万多天,我们不禁深深叹息:人生是如此短暂!但是在如此短暂的人生中,我们可以面临许多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坚强、勇敢和快乐,也可以选择脆弱、逃避和悲伤,甚至是死亡。
2、简介作者:今天所介绍的文章《生命,生命》作者杏林子12岁就染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差不多全身关节都损伤了,她的肉体和精神都受到极大的折磨,但她并没有因此荒废甚至放弃生命。她为什么如此强烈的呼喊“生命,生命”?从中你会得到哪些体验?
[一堂课的开课,犹如小提琴演奏,第一个音符就定下了乐曲的音调,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此处的配乐朗诵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课文情境。]
(二)整体感知
朗读
师:请大声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2)自主探究:文章写了哪几个事例?(提示:可抓住文中的词语概括)
生:大声朗读课文,归纳概括课文的内容。(并由此形成板书)
(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三)研读赏析
选读
师:请从以上三个事例中,选出你感触最深的事例,说说为什么喜欢。
生:畅所欲言,可以是只谈课文的事例,也可以谈自己的感悟。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学生对作品的体验,能谈出自己的感受通过口头表达训练,培养学生自主性,体现出个体的个性特点]
(学生的回答基本上没有离开事例本身,这是在我的意料之中,也是下一步的深入讨论的一个前奏。)
生:喜欢第一个事例,喜欢的是飞蛾的顽强抗争精神;
喜欢第二个事例,生命的价值在于奋斗,如张海迪的经历;
喜欢第三个事例,联想到自己,我们应该对自己负责。)、
过渡:这篇文章之所以如此震撼我们,是因为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
寻读
师:以第二段为例,请寻找课文中用得非常好的词语,用圆圈标出来,想一想为什么用得好?
生:合作探究(四人一小组),讨论回答(推荐小组中的代表发言,各种的发言意见基本上已经把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找出来了。)
生:“茁壮成长、昂然挺立”写出小瓜苗顽强的生命力;
“肃然起敬”是发自心底的敬佩;
“冲破”、“不屈”体现生命的顽强;
“仅仅”写出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泥土的恶劣环境下,体现出对生命的执着;
“擎天撼地”体现生命顽强;
“竟然”突出我的惊喜。
(学生的回答使我打算用词语替换比较法进行提示的念头打消了)
教师小结:这些富有表现力、生命力的词句是很能表达作者的情感的,也才使文章显得更为生动,朗读时特别应注意。
师:朗读指导:注意把握朗读技巧(1)注意语速、语调、停顿、重音。(2)理解内容,有表情地加以朗读。
生:自由朗读;指名学生范读并评议;着重讨论朗读时对重音的把握;再齐读感受作者的情感。
[小组讨论能最大限度地活跃学习气氛,调动群体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相互间进行智力启迪和互补,同时也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抓住学生讨论中的最佳契机,适时加以点拨,如有争议的或带有共性的问题再作集体指导,培养学生选择、分析语言信息的能力。再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创造一种情景氛围,让审美主体体会审美客体的语言美、情感美,获得美好的享受]
过渡:无论怎样微弱的生命,都具有不可思议的生命力,作者从小现象悟出大道理是很能启发人的,同时,她对生命的思考也由此展开。
研讨
师:从文中找出作者对生命的三点思考
生:齐读最后三段,加以归纳概括,并由此形成板书。
[这是作者对生活中的小现象联想到生命的哲理的归结,也是教学文本内容的整体完成]
(四)体验反思
师:1、读罢全文,你感受到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
生:生命只有一次,应好好珍惜;
人总是要死的,选择死亡的方式可以不同;
生命是宝贵的,应该活得精彩。
(学生的回答,没有与具体生活实际相联系,还有的学生就直接谈课前摘录的有关生命的名句,这个问题的设计就不能体现出联系实际生活的意义,而学生自身对生命的感悟要进一步深入挖掘也受到阻碍。由此,教师做了引导,以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师:引导
请用下列格式说话:“我感受到,生命因为……而美丽”,再联系到生活实际。
示范:我感受到生命因为自强不息而美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又瞎又聋,但他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终于“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生:思维非常活跃,回答时语言表达非常精美。
(生:我感受到生命因为顽强拼搏而美丽,张海迪阿姨下半身不遂,但她顽强与命运抗争,而《轻椅上的梦》成了激励青年上进的明灯。
我感受到生命因为有无限的价值而美丽,伟大的作家鲁迅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我感受到生命因为奋斗而美丽,像居里夫人,一生都奉献于发明上。
我感受到生命因为助人为乐而美丽,雷锋的一生都用于为人民服务中去。等
[这个说话题目的设置,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不仅突出文章的重点,更为重要的是能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如果没有第二步教师的提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可能如此活跃地“动”起来,而学生精彩的回答再次刺激着他们自己“说”的欲望,这是他们相互倾听、交谈而引发的结果。]
师:2、由生命你还联想到什么?
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彩,让我惊叹。
(生:生命像小说,不在于长而在于精。
生命中要有梦,活得精彩、充实才有生命。
生命像品茶,品味时,有时有淡淡的苦味;有时有淡淡的清香。
生命像浪花,有风平浪静,也有惊涛骇浪。
生命像路,有时平坦,有时崎岖,这样才缤纷。
生命像火把,应该使劲燃烧。
生命像蜡烛,都很短暂。
生命像万里长城,没有止境。
生命像一场戏,有悲欢离合也有喜怒哀乐。
生命如同父母的爱,应该学会珍惜生命,懂得爱的真谛。)
[文学作品的美是内敛的,是开放的,就看你如何去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这需要我们去想象。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此处的说话训练,是真正挖掘出了学生个体的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更开拓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达到创造想像的升华。]
(五)总结概括
师:文章可以结束,但生命的长河永无止境。每当夜深时,我合上眼睛,眼前总会浮现这样一幅幅图景:鲁迅在夜里一边咳嗽,一边写文章,昏暗的灯光下,发出内心的《呐喊》;卡夫卡彻夜写完自传体小说《判决》,完成与自己灵魂的对话;普鲁斯特从35岁到死,生活在暗室中,门窗紧闭,房间里点着蜡烛,《追忆似水年华》成为他唯一的安慰。这是一群孤独的人,这又是一群灵魂饱满的人。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青春的生命不必像他们那样有太重的负荷。我想说的只是,哪怕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平庸,也别让我们的生命之花枯萎,别让我们的精神之花凋谢。
(六)布置作业
以“由生命联想到……”为范围,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感受;题目自拟;体裁不限。
[阅读与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既是阅读训练的深化,又是写作训练的一种方式,两者可以教学相长,相辅相成]
(七)板书设计
生命,生命
杏林子
朗读
选读
寻读
[板书设计主要以突出课文的重点内容和阅读的方式,可以使复杂内容简单化、明确化,把感性东西理性化,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归纳、感悟的能力。]
六、评价方案
1、自我评价
本课采用探究学法进行教学,紧扣语文课程理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合适学生讨论、学习、想像的情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可以自由地学习、思维和想象,取得较好的效果。
生命的话题可以是非常沉重的,让富有青春活力的学生对生命能有自身的感悟并谈出深刻性,就需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设计问题,挖掘出他们内心深处的真正想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整体感悟、研读赏析和体验反思三大板块为教学主要模式,环环相扣,逐层深入,以主问题的设计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体验感受文章的内容新、语言精、思想深的特点,加以对学生进行朗读、选读、寻读、演读的阅读训练,学生的自主空间更大、更广。而最为精彩之处在于体验反思阶段,学生以精美的语句。变出对生命的感悟,组织起来可以成为一篇篇的美文,这也是课堂中最富于“灵性”的一个设计,从而把本课教学推向了高潮。
2、他人评价
《生命,生命》是一篇含蓄朴素的文章,但反映了一个深刻地生命主题。同样,张老师的这堂课是质朴无华,淳真自然的,但就是这样的朴实自然才能对生命的主题演绎得鞭辟入里。
这是一堂理性生活、审美生活和道德生活三者和谐统一的课,一开始,张老师设置情境导入:播放贝多芬的《生命交响曲》并朗诵汪国真的诗作《生命,生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接着,张老师步步深入,围绕“生命”的话题,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文中的三个事例,分别侧重与生命的哪一方面?”
“联系生活实际,你由生命感受到了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设计开创了学生学习、思考、探索、研究的氛围,使学生进入了理性的求真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就是要求受教育者“学会生存与发展”。然而,当前初中生对生命意识的淡泊和生存能力的低下是可想而知的,张老师设计此课的意图也就在此。
其次,张老师为了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主题,就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深刻的表现力,并有选择地高声朗读课文,并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对语言的理解。品味与感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轻松、愉悦的心理体验,因此,这一课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体现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审美生活。
同时,这也是体现道德生活的一节课,在课堂第四环节“体验与反思”中,学生列举了生活中许许多多为生命奋斗不息的人,并谈出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张老师设计这一环节的核心就是为学生建构道德信念,形成道德判断能力,产生道德体验,满足学生道德生活的需求。正如她在课堂结束语中说到:“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青春的生命不必像他们那样有太重的负荷。我想说的只是,哪怕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平庸,也别让我们的生命之花枯萎,别让我们的精神之花凋谢。”
说明部分
阅读想象创造——《生命,生命》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基于这一理念,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语文对学生精神的熏陶。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化的,同一篇文章,学生的理解往往各式各样。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按照伊瑟尔“空白”理论,文本给读者留下了不确定的空白,等待读者用想象去填空,进行再创造。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
教学过程中的研读赏析部分,通过学生朗读感知课文,选读语言材料,寻读品味语言的形式,让学生体验读书的过程,得到过程中的求知之乐。朗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学生的朗读,不仅要达到原有要求的顺畅,而且要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的不同来传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传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如对课文第二个事例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练习,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文章的语言很精练,富有韵味,单靠朗读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语言的品味。教师应努力创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对生动优美的语言进行感知和品味,提出自己对语言的理解和感受。如教学过程中设计的一个环节:让学生合作讨论选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充分体现不同学生有不同的阅读层次和阅读体验。
华罗庚说过:“唯一推动我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与方便”。过去,使学生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一是失去梦想和激情;二是失去了积极的态度;三是失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四是失去了活泼开朗,封闭了自己。新的语文课程基本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要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倡独立阅读、自由阅读、创造性阅读,鼓励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厚学生人文底蕴,特别加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维度的目标要求。所以,在体验反思阶段设计了这个话题:读罢全文,你感受到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让学生交流讨论,轻松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语文课程标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第三层次是知识的拓展延伸部分。重要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更深更广的空间,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由书本到生活,由学习到实践的延伸,引导学生加强语文知识的积累,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所以设计的这个话题:由生命你联想到什么?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教学成为学生心灵放飞、创造性地展示自己的过程。教师应努力使每节课都成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生命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