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可是,同学们啊,要读好古诗,光是读通了,读顺了,这还远远不够,还应该──
生:读出感情来。
师:古诗虽然短小,但往往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要学好古诗,咱们就得细细地去体会这其中的感情,接下来,大家再好好地读读,读出你的感受来。
生:(自由朗读古诗。)
师:同学们,你们读得真是太起劲了,老师都有点不忍心打断你们了!来,说说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你感觉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这首诗非常安静。
师:那你能读出这种静静的感觉了吗?
(生朗读,有意读得较静。)
师:其实这位当班长的,平常声音非常响亮,可这次她读得比较──(生:轻)比较──(生:小。)
生:我觉得读出了一种“安谧静美”的意境。
师:什么词?
生:安谧静美。
师:(竖起大拇指)了不起!你能读读吗?
(生读,掌声在每次学生读书后都响起。)
师:掌声一次又一次响起啦。咱们把读的要求放高一点吧,我们要觉得最美,就把掌声送给他,好吗?当然,他刚才读得挺棒!
生:我觉得这些景物非常的优美。
师:你能美美地读一读吗?
(生读)
师:真美!还有什么感觉吗?
生:我觉得诗人很忧愁。
师:你能读读吗?看怎么读出一点“愁”的味道?
(生读,师生鼓掌。)
师:掌声说明了一切!同学们的感情倒是非常细腻、非常丰富,那么在那个晚上,诗人张继,他的心情究竟是怎样的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再读读。
(生再次自由朗读诗文。)
师:读出味道来了吗?诗人张继他那晚的心情究竟是怎样的?
生1:忧愁。
生2:我也是觉得非常的忧愁。
生3:我也觉得很忧愁,我是从“愁”字看出来的。
师:哦──哪一句?
生:第二句。
师:江枫渔火──对愁眠。很好!
生4:很孤独。
生5:我觉得诗人是对自己现在的出境很愁,我从“客船”可以看出来,它体现的是思想的忧愁,他现在正在客船里面,或许,他不应该在客船,应该在家里面……睡觉。
师:是啊,真好!看来下面的这个问题老师没必要问了,我本来想问大家,诗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诗人这时候的心情?
生:(齐答)愁!
师:(板书:愁)他愁些什么?
生1:我觉得他可能在为国家而烦恼。
生2:有可能在思念他的家乡。
生3:可能在担心他的家人。
师:有一个字,刚才有个女孩子也点到了,我们从那个字可以看出,他这个时候不在家乡,他在外面。哪个字?
生:(齐答)客!
生:还有个字,“姑苏城外”的“外”字。
师:你从这个“外”字也感觉到了他不在家乡,在外面,是吗?你的感觉挺有意思的!
师:客,客是什么?
生:客人……游客……在外做客……
师:是啊,客人也好,游客也罢,反正他就是个“客”,独在异乡为异客──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哪怕不是个佳节啊,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这漂泊在外的游子,他也会“倍思亲”啊!对吗?
生:对!
师:晚上睡不着觉,一个人站在船头上,他可能会想些什么?
生1:家人是否身体还好。
生2:他可能会想回家。
师:在外漂泊,感觉很累了。
生3:自己的国家是什么样子了,是强盛还是衰败。
师:是啊,可能有很多事情,他都在担心着呢,一个人在外面,他都不知道。
生4:想念着家乡的一草一木。
生5:他可能在想,什么时候才可以回家。
师:夜深了,他无法入眠,站在船头上,他非常非常地想家。可这时候,家人不在身边,哪怕是看到了美丽的夜景,有人陪他分享吗?……要是遇上了伤心的事儿,有人可以诉说吗?……夜深了,睡不着,想找个人说说话,聊聊天──
生:也没有。
师:他只好一个人站在船头上,轻轻地吟诵着这忧伤的诗句──
生:月落──乌啼──霜满天……
师:通过学习,我们一步一步走近了这位诗人,也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想进一步了解了解这位著名的诗人吗?
师:(课件出示作者介绍)他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诗人,曾中过进士,也在朝廷担任过许多要职,身处战乱时期的他,十分关心国家的前途,关心百姓的疾苦。他为人正直,从不逢迎权贵,曾被一些朝廷的官员所排挤,官场上也很不得志。
师:进一步认识了诗人张继,我想,我们会更好地理解他的心。──他还有可能在愁些什么?
生1:老百姓的生活好不好。
生2:他为什么这么有才华还沦落到要在外面睡觉?
(哄笑)
师:据周老师在网上了解到,他并不是没那几个住店的钱,可能正是因为心里忧伤,所以他也没心思到城里去见识那种“灯红酒绿”,他就想在这小桥下,流水边,好好地静一静。
[小三上]《枫桥夜泊》教学片段之三(人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