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不平常的蛋糕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
2.理解文中“惦记、不远万里、牵挂、祖国的未来”等词语的意思,读懂重点句子,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课后“思考练习”的第1题,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宋庆龄奶奶对少年儿童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抒发对宋庆龄奶奶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宋庆龄奶奶是怎样关心爱护下一代的。懂得这盒蛋糕是不平常的蛋糕的意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
(二)理解文中“惦记、不远万里、牵挂、祖国的未来”等词语的意思,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惦记、不远万里、牵挂、祖国的未来”等词语的意思,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本文是一篇阅读课文,讲的是宋庆龄奶奶关心少年儿童的故事。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运用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句义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二)复习有关音节,让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1.教师出示有关音节,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词语:
2.借助文中注音,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文中的字、词、句。
3.分组听读评议,巩固读音。
(三)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借助字典,运用音序查字法认识生字、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是本单元的知识要点。教师应引导学生以本课生字、词为重点训练内容,复习巩固学过的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的方法。
1.让学生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理解词义。
(1)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练习查字典选字义,进而理解词义。
惦记 牵挂 簇拥 恭恭敬敬
(2)指名回答解释带点字的意思,集体讨论理解词义。
例:
惦记——心里老想着,总挂念着。课文中指宋奶奶总想着孩子们。
挂念——形容一个人总是想念着某人、某事。心里始终丢不开,放不下。课文指宋奶奶时刻想着孩子们。
簇拥——围着,聚成一团,课文中指孩子们围聚在宋奶奶的身边。
恭恭敬敬——指很有礼貌的,很认真,很严肃的样子。课文中指宋奶奶很有礼貌地把蛋糕送给老师。
(四)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出示“不远万里”和“祖国的未来”两个词语。
(2)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原句,并指名读有关句子。
(3)理解“不远万里”一词。
教师应首先让学生弄清“不远万里”一词原意是“不以万里为远”,意思是说不怕万里之远。但万里并非实指,而是说路很远很远。然后让学生联系上文,“宋庆龄同志访问斯里兰卡”、“宋奶奶过生日,斯里兰卡的总理送给她的。”从中体会宋奶奶的这块蛋糕是从斯里兰卡带回祖国的,可见路途遥远。
(4)理解“祖国的未来”一词,可采用先分解后归并的方法。
首先弄清“未来”就是将来,指的是前景。祖国的未来就是祖国的前途。联系课文内容:“宋奶奶时刻牵挂着孩子们,她关心着祖国的未来!”显然在这段话中,“祖国的未来”是指少年儿童,指祖国的下一代。
(五)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从课题入手,默读课文。
(1)教师围绕题目出示思考题:“为什么说这是一块不平常的蛋糕?”
(2)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并采用前文学过边读边想的阅读方法,一边读课文,一边标画出有关内容。
2.指名读课文,展开课堂讨论。
初步阅读课文,要让学生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1964年2月)地点(上海中国福利会幼儿园)人物(宋庆龄和孩子们)事件(宋奶奶来看望孩子们,并带来了一块精美的大蛋糕。这是斯里兰卡总理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她舍不得吃,不远万里带回祖国,送给中国福利会幼儿园的小朋友。)
3.出示填空练习,检查自学情况:
(1)1964年2月________来到________看望________。
(2)________把斯里兰卡总理送给她的生日蛋糕转送给________。
(3)这是一块________蛋糕。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结合课后“思考·练习”第1题,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宋庆龄奶奶对少年儿童的深切关怀和殷切希望。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抒发对宋庆龄奶奶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课后思考题,读懂内容,体会宋庆龄奶奶对少年儿童的深切关怀和殷切希望。
三、教学过程
(一)细读课文,读懂内容,体会中心。
1.借助“思考·练习”第1题,深读课文,读懂内容。
(1)宋奶奶的蛋糕是什么样的?
讨论这个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孩子们见到蛋糕时讲的话和描写孩子们的表情的词句来回答。
(2)让学生有语气地朗读有关语句从中体会孩子们见到蛋糕时惊奇,欣喜的心情。
(3)宋奶奶是怎样把蛋糕分给大家吃的?
讨论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先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然后出示填写句子的练习,训练学生有条理地回答问题。
例:宋奶奶让孩子们先________,再让________,最后________。
2.指名读第2题:宋奶奶把最后一块蛋糕恭恭敬敬地送给老师这说明了什么?
(1)指名读第16自然段,弄清句子的意思。
(2)开展课堂讨论。
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一是弄清“恭恭敬敬”这个重点词的意思。二是让学生联系宋奶奶的身份来思考,她为什么要尊敬一个幼儿园的老师;三是想一想尊敬幼儿园的老师跟孩子们有什么关系。
经过讨论要让学生们懂得宋奶奶把最后一块蛋糕恭恭敬敬地送给老师,这说明了宋奶奶不仅尊敬教师,感谢老师为孩子们做出了努力,而且是在用行动教育孩子们要尊敬热爱老师,进一步表现了宋奶奶对孩子们的关怀。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做到自觉入境读文。
3.照应题目联系下文讨论:为什么说宋奶奶送的蛋糕是不平常的蛋糕?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问题,应抓住四个要点:
(1)蛋糕特别大,而且制作精美。
(2)蛋糕是斯里兰卡总理送给宋奶奶的生日礼物。
(3)宋奶奶不远万里从国外带回来的。
(4)蛋糕表达了国家领导人对下一代的关怀和殷切期望。
(二)引导学生小结阅读方法。
带着问题来读文
边读边画细留神
品读句义悟情理
掌握方法好学文
【小资料】
宋庆龄 生前是我们国家的副主席,是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委员会主席,是我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夫人,是受世界人民尊重的人物之一。她非常喜欢孩子,亲手办了一个很有名的幼儿园——中国福利会幼儿园。
中国福利会 原名“保卫中国同盟”,成立于1938年6月14日,是宋庆龄创办与领导的。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5年11月迁上海,改名“中国福利基金会”。 1950年8月改称今名。解放前,在中国人民争取解放与进步的斗争中帮助解决某些急需的物质;向世界各国朋友阐明中国人民斗争的意义和目标。解放后,从事妇幼保健、儿童文化教育以及对国外读者报道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