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教案 语文教案 小三语文教案

[小三上]《灰雀》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之一(人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第一自然段,现在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我说上半句,你们根据课文内容说下半句,明白吗?
  生:明白。
  师:这段主要写了在公园里一棵高大的白桦树上有——
  生:三只灰雀。
  师:它们在树上——
  生:欢蹦乱跳的唱歌。
  师:非常——
  生:惹人喜爱。
  师:从这段,我们知道列宁非常——
  生:爱灰雀
  师:是啊,这自然界的小生灵的确招人喜爱。可是,有一天,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不见了。(揭下)你想列宁心里急不急?
  生:急。
  师:大家把这段课文再默读一下,把你认为能看出列宁喜欢灰雀,也就是他替灰雀着急的句子找出来,在句子前面打上勾并想想为什么。
  (生默读思考,师巡视了解。)
  师:好,谁先来说说?
  生:我从“他在周围的树木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这句看出列宁喜欢灰雀。
  师: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看出列宁喜欢灰雀呢?
  生:找遍。
  师:“找遍”是怎么找呢?
  生:把每一棵树都仔细地找了。
  师:说得好,我们在读这个句子的时候,就要注意强调这个词,把列宁找灰雀的仔细、辛苦读出来。
  (生个别读、集体读句子。)
  师:继续找句子。
  生:我从“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这句看出列宁喜欢灰雀。因为要是列宁不喜欢,就不会去打听灰雀的下落。
  师:说得好,继续!
  生:我从“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这句看出列宁爱灰雀。要是他不喜欢,他就不会那么担心了。
  师:(创设情境)是啊,要是灰雀飞走了,那以后来公园就——
  生:(齐答)再也看不见它了。
  师:要是冻死了,列宁心里会——
  生:很难过。
  师:现在,你就是列宁,你心爱的灰雀不知是生是死,你会怎么说这句话呢?(以多种形式进行朗读练习)
  师:继续上面的问题。
  生:我从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啊,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这句看出列宁喜欢灰雀。
  师:你把这句话读读,看哪些词能看出列宁喜欢灰雀?
  生:(该生先读句子)从“多好的”这个词能看出。
  师:还有吗?再读读看。
  生:(生再读)还有“可惜——”,噢,还有“自言自语”。
  师:到底这几个词是否能看出列宁喜欢灰雀?我们好好思考一下,简单说说理由。
  生:“多好的”这个词直接写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喜欢。
  生:“可惜”写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喜欢。
  师:那“自言自语”呢?(生沉默)什么叫自言自语?
  生:“自言自语”就是自己给自己说话。
  师:你在什么情况下会自言自语?
  生:我很伤心的时候会自言自语。
  生:我很高兴的时候会自言自语。
  师:大家说的情况虽然不一样,但也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当人的感情很——
  生:(喊)激动、投入、强烈。
  师:列宁为谁激动起来?
  生:(齐)为灰雀。
  师:是啊,列宁太想灰雀了,越想越深,越想越投入,以至有点情——
  生:(喊)情不自禁。
  师:现在你们说这个“自言自语”能不能看出列宁爱灰雀?
  生:(齐)能。
  投影: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师:请大家比较一下,句子有了括号的词语和没有括号的词语意思有什么不同?
  生:要是没有“自言自语”和“可惜”就不能更好地写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师:现在你就是列宁,灰雀不见了,你多么思念它、牵挂它,替它惋惜啊,把你对灰雀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吧!
  (练习朗读:个别读——范读——集体读)
  师:听了你们动情的朗读,我再次深深地感受到列宁是多么喜欢灰雀啊!同学们,到底这只让列宁牵肠挂肚的灰雀哪去了呢?
  生:(纷纷地)让男孩捉走了。
  师:(故作不解)可男孩一开始不是说“没看见”吗?
  生:(按捺不住)他撒谎!
  师:到底男孩说没说实话,为了解开这个疑点,这回老师让你们来当一回精明的小侦探,请你们仔细分析小男孩的行为,包括他想的、说的,看能不能找到线索、证据去证明男孩说的是不是实话。这个任务能完成吗?
  生:(齐)能!
  (生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师耐心倾听参与其中。)
  师:好,下面召集大家开会,进行案情分析,谁先来发表自己的高见?
  生:我从“那个男孩本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这句话看出男孩刚才没说实话。因为要是没看见,不可能知道灰雀没有死。
  师:关于这句话还有补充吗?
  生:这句话说他不敢讲,正好说明他一开始就没说实话,他怕现在说出来列宁批评他。
  师:这两位侦探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好,说话口齿伶俐,分析得很有道理,接着往下说。
  生:我从“一定会飞回来。男孩坚定地说。”看出男孩开始没说实话,因为要是他没看见,就不可能知道灰雀一定会飞回来,而且还那么坚定地说。
  师:你们认为男孩最后的两次说话有什么不同?
  生:第二次的语气比第一次更肯定。
  师:好,下面,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我读列宁的话,你们读男孩的话。
  (师生分角色朗读后,让学生自己推荐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语气的变化。)
  师:男孩说灰雀会飞回来,是真的吗?从刚才的研究看来,他开始说的那句话确实有问题,结果是不是呢?请大家听老师读最后一部分的课文。(师配乐朗读)
  生:灰雀是飞回来了,因为课文说“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林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师:找得好,我觉得这句话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你们读一读,看认为是哪个?
  生:果然。
  师:为什么?
  生:因为男孩说灰雀会飞回来,现在真的飞回来了,“果然”这个词用得很准确。
  师:大家再把这部分读一读,看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生独立思考后可与同学交流)
  师:先提出不懂的地方。
  生:灰雀不会说话,列宁为什么要问它?
  生:男孩一开始就说了谎话,为什么还说他是个诚实的孩子?
  师:好,下面说说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我从“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这句话知道男孩觉得自己错了,怕列宁知道后会批评他。
  师:呀,说得太好了。同学们,那么再想想,男孩错在哪儿?
  生:错在不该把灰雀捉了。
  生:错在不该说没看见,不该撒谎。
  师:男孩为什么要把灰雀捉回去呢?
  生:(纷纷)因为他也喜欢灰雀。
  师:(板书:爱)那列宁喜不喜欢?
  生:喜欢。
  师:来公园的人喜不喜欢?
  生:喜欢。
  师:要知道这些灰雀都是非常——(指板书)
  生:惹人喜爱。
  师:是啊,他错了,因为美丽的东西是供大家——
  生:欣赏的。
  师:这里再次证实了男孩一开始没说实话,想想一个孩子没说实话,他的神情、动作及说话的语气会是怎样的?下面我们回过头来把列宁和男孩的第一次对话读一读。
  (同桌分角色朗读)
  师:下面请三个同学出来扮演男孩,我来演列宁,大家认真看他们的表演,注意他们说话的神态、语气、动作,看谁表演得最好。
  (师生分角色表演,学生评议。)
  师:下面我们再回到课文里,看还弄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灰雀不会说话,列宁为什么还要问他,因为要是列宁问那个孩子的话,男孩会很伤心的。
  师:要是你就是那个男孩,列宁问你,你会怎样?
  生:我不想告诉他。这太难为情了。
  生:我会很难受的。
  生:我会低下头不敢做声。
  师:你觉得列宁这样做好吗?
  生:(齐)好。
  师:为什么?
  生:(纷纷)他对人真好。他很爱那个孩子。
  师:说得对,他很懂得尊重别人的自——
  生:自尊心。
  师:(指板书)从这里,我们看到列宁不仅爱灰雀,更——
  生:爱小男孩。
  师:(板书:更爱)也正是在列宁那颗真诚的爱心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
  生:放了。
  师:(板书:放)还有吗?
  生:我知道为什么说男孩是个诚实的孩子,因为虽然他开始没说真话,但后来改了,还把捉来的灰雀放了。
  师:这叫——
  生:知错就改。
  师:对,知错就改也是诚实的孩子。(板书:诚实)你能围绕板书用“爱”说一句话吗?还要说出为什么。
  生:我爱小男孩,因为他知错就改。
  生:我爱列宁,因为他爱鸟。
  生:我也爱列宁,因为他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生:我爱灰雀,因为它们很美丽。
  师:说得好,我们都应该爱鸟,因为鸟是我们人类的——
  生:好朋友。
  师:同学们,爱的力量多大啊,爱使世界变得更美丽;爱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真挚、更纯洁;爱使一个小孩子变得诚实、可爱。让我们的社会处处充满爱吧!最后,让我们心中充满爱吧。
  (师生配乐朗读最后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