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以下基础知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战场的重要战役;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是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本课的难点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四、课时
1课时
五、课型
新授课
六、教具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七、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2)导入新课:本课第一目是“黄埔军校的建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黄埔军校的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由此导入新课。
(3)讲授新课: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教师提问:“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是孙中山先生的一段话,请学生结合材料和课文内容动脑筋想一想: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孙中山认识到过去自己进行的不懈的革命过程中,所依靠的对象只是会党、新军、各派军阀等,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这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1、中共三大于1923年召开。主要内容是: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国民党一大于1924年在广州召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又称新三民主义)
3、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4、创办黄埔军校的时间是1924年5月
二、北伐胜利进军
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是在1926年,北伐军总司令是蒋介石,北伐的主要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主要战场是湖南和湖北,主要战役是汀泗桥、贺胜桥战役;在北伐战争中叶挺领导的独立团善战,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
三、“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师归纳:
第一,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
第二,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
第三,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四,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四、国民革命的失败
1、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一人漏网”的口号是汪精卫
2、国民革命失败的三次反革命政变的时间,名称,罪魁祸首:A:1927年4月12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在上海;B:1927年7月15日“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C:1927年5月“马日事变”徐克祥在长沙旧军阀被打垮了,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新军阀是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者。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五、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教师指出: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之后,中国大地上存在着三个对抗的政权——北京的北洋军阀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战前后曾经迁都重庆,1949年解放战争中南京被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政府被推翻。
(4)巩固、小结:
依据板书小结
(5)问题探究: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
(6)作业: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板书设计: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1、中共三大于1923年召开。
2、国民党一大于1924年在广州召开。
3、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4、创办黄埔军校的时间是1924年5月
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1、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是在1926年,北伐军总司令是蒋介石
2、北伐的主要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主要战场是湖南和湖北,主要战役是汀泗桥、贺胜桥战役;在北伐战争中叶挺领导的独立团善战,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
三、“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1、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
2、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
3、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四、“国民革命的失败”
1、“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一人漏网”
2、国民革命失败的三次反革命政变的时间,名称,罪魁祸首:
[初二上]北伐战争(人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