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教案 历史教案 初一历史教案

[初一上 ]秦的统一(B案)(人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第9课 秦的统一(B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1.秦灭六国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2.秦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焚书坑儒。 


3.修筑万里长城和边疆的开发。 


4.秦的疆域。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要求学生自己预习,找出重点、难点,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抓住契机提问,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 


2.通过思考:“秦的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和“秦始皇的政策措施中,有哪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就所学秦始皇主要史实,培养学生初步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秦灭六国是由诸侯割据向统一的封建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秦的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以及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2.万里长城和灵渠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成就,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与智慧的结晶。 

教学重点、难点 


秦灭六国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是本课的重点。 


专制集权统治的概念和作用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我国以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2.战国七雄是哪七个诸侯国? 


3.战国时期为什么秦国由弱变强?(启发学生讨论教师在总结学生答案的基础上,逐步引入新课) 


(二)导入新课 


战国七雄长期征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不利于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渴望结束割据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安定,成为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由诸侯割据向统一的封建国家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封建经济和军事力量增强了,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因此,在七国中秦国最有条件实现统一,今天我们将学习第9课《秦的统一》。指导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板书]第9课秦的统一 


[板书]一、秦灭六国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板书]1.秦灭六国(前230~前221年) 


[提问]战国后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歼灭战争是哪一次? 


(学生回答:略) 


(讲评)长平之战是秦胜赵败的一次歼灭战,从此,赵国衰落,秦统一之势已成,东方六国再也不能抵挡秦的进攻了。最后完成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大业的是秦王嬴政。 


(出示课件:秦始皇画像) 


[讲述]嬴政,13岁即位,22岁亲理政务。他对内进一步巩固统治,对外破坏六国的联合,积极做好灭六国的准备。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21年,完成了统一,定都咸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对我国历史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提问)秦的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启发学生讨论) 


[讲评]首先,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一大进步。结束了数百年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也出现过暂时的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其次,秦的统一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春秋战国以来数百年的战争,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因此,人民迫切要求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秦的统一,客观上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推动秦统一历史进程的是人民群众,但作为封建时代的政治家嬴政顺应历史潮流,完成统一大业也应给予充分肯定。(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所引李白的诗句) 


秦灭六国只是在军事上完成了统一。但要巩固统一,任务还很艰巨。统一后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建立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嬴政吸取历史教训,废除分封,防止诸侯割据,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板书)2.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讲述)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自秦开创,历代封建王朝基本沿袭下来的政治体制。“专制”指君主专制,皇帝独裁,造成皇权的绝对权威。“集权”是指中央集权,体现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当中,即中央政府为有效管理地方,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安全,而建立的中央对地方政区管辖的行政制度。 


(出示课件:秦中央重要官职及分工,地方主要官职) 




(讲述)秦统一后,嬴政以为夏商周三代国君“王”的称号已不足显其尊贵,下令议帝号,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小字)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从秦始皇起,我国封建社会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集权制度建立起来。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是秦中央政府的最高官员,构成对全国发号施令的总枢纽,他们都由皇帝任命。 


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由皇帝任免。他们在地方上直接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使西周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被郡县制所代替,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这是中国地方政区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郡县制在我国被长期沿用下来,影响十分深远。 


秦始皇通过这一整套专制集权制度,把全国一切大权控制到了皇帝手中,这种专制集权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它一方面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统一。但战国以来,各国文字、货币、度量衡都各不相同,十分混乱,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造成极大的不便,还影响到国家政治上的巩固。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加强专制,在文化、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呢?

[板书]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板书)1.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出示课件:秦统一文字、秦统一货币、秦代的度量衡) 


[提问]秦统一后文字不统一会有什么影响? 


(归纳)主要是不利于秦统一的巩固,不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秦始皇决定统一文字,是为巩固统一,在文化方面的重大措施。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用于官方文书法令,以后又推广了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作为日用文字在全国推广。文字的统一,对于文化的传播具有积极意义,对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也很有影响。 


战国时货币非常复杂,形状大小、轻重、计算单位都不相同。基本币制是四大类(看课件)。燕、赵、齐等国流通“刀币”;魏、赵、韩流通“布币”;楚国流通铜贝,也叫“蚁鼻钱”、“鬼脸钱”;秦国流通“圆钱”,也叫“环钱”。秦统一后,这么多的货币种类给商品交换带来困难,因此秦统一货币,规定废除各国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币制改革,在我国有深远影响。 


(提问)什么叫度量衡?(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度量衡的注释) 


(讲述)秦统一前,各地的度量衡相当混乱。秦统一后,计量混乱给产品交换,赋税计算带来困难,因此,制作了统一的标准器颁发到全国各地,使计量标准划一。(看课件) 


[提问]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有什么历史意义?(组织学生讨论) 


[讲评]秦始皇实行一系列经济文化措施,有利于巩固秦朝政治的统一,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其进步作用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 


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板书]2.焚书坑儒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由学生回答什么是“焚书”?为什么要“坑儒”? 


[提问]怎样评价焚书坑儒?(启发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 


[讲评]秦始皇完成统一后,从政治制度到经济文化的措施都具有进步意义。但当时旧的思想意识,分邦建国的传统仍有广泛市场。秦始皇的目的,是想通过这种做法,反对效法古代的治理方法和反对以古讽今,但他采取的手段极其粗暴野蛮,其结果是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莫大的损失。 


[板书]三、修筑长城和开发边疆 


[板书]1.北击匈奴 筑长城 


[讲述]匈奴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对开发祖国北疆,创造祖国历史文化做出过重要贡献。战国晚期逐渐强大起来,占领了河套地区。匈奴贵族率骑兵不断入边扰掠,使北方的生产遭受破坏。为防御匈奴,当时秦、赵、燕修筑了长城。秦统一后,为解除匈奴对秦的威胁,秦始皇派将军蒙恬率30万大军北伐匈奴,夺取了河套地区,并大规模向北移民数万家。为加强对匈奴的防御,秦始皇又征发农民,将原来秦赵燕三国修建的长城连贯为一,扩建成驰名世界的万里长城。 


(展示课件:万里长城) 


通过展示课件,使学生感受到一种雄伟壮美的自然景象。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蜿蜒万余里。这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工程,至今还被看作坚不可摧,不可逾越的象征,它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顽强斗争的精神,显示了我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 


[板书]2.南征越族 凿灵渠 


[讲述]越族是我国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生活在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对发展江南的经济和文化,做出过贡献。秦统一后,曾派屠睢率50万大军向岭南进军,遭到当地越人的反抗。由于交通不便,为解决运输困难,前214年秦始皇派史禄开凿灵渠。灵渠在今广西兴安县境内,全长三十多公里,沟通湘水和漓水,连接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采用梯级船闸的设计方法,使水位逐段抬升或降下,船只节节前进,又利灌溉,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至今尚能灌溉四万多亩土地。灵渠的设计方法比美国所修的巴拿马梯级运河早两千多年,它充分说明了灵渠设计者的匠心和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才能。秦统一了岭南广大地区,设置了桂林、南海、象郡,迁移50万人与越人杂居,加速了岭南地区的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提问]秦始皇的政策措施中,有哪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启发学生讨论) 


[归纳]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了万里长城,开凿了灵渠。 


[板书]3.秦朝疆域 


(展示课件:秦朝疆域图及简单示意图) 




[讲述]秦始皇完成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大业后,北击匈奴,南征越族,形成一个疆域广大的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人口达到二千万,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讨论]怎样评价秦始皇?(启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归纳]秦始皇顺应历史的潮流、人民的愿望,完成了统一,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以及秦始皇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极其深远。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但他为了维护其至高无上的权威,又极其粗暴野蛮地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莫大的损失。因此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分析。 


(四)巩固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认识和掌握以下几点: 


1.秦朝统一的时间及意义。前221年,秦尽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封建割据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使人民获得了较为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2.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教法建议 


本节课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同时配合提问、图示、阅读、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