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 .领会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
3 .学习理解对比在论辩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民本思想和对比手法
教学方法
自读提示法。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词句疏通与文段朗读
一、教学导入:
由孟子的“王道”思想,谈到“民本”思想,引入到本课教学。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然后齐声朗读课文。
三、词语点读 :
1 .王语暴以 好乐 语:告诉
2 .直好世俗之乐耳 直:同“只”,只是
3 .独乐乐,与人乐乐, 孰乐 乐:第一、第三两个“乐”读 yue ,意思是欣赏音乐;第二、四、 五三个 “乐”读 le ,意思是快乐。
4 .举 疾手蹙 頞而相告曰 举:全都
5 .兄弟妻子离散 妻子:妻子和儿女
6 .今王与 百姓同乐, 则王矣 王:第一个是“大王”,第二个是“行王道一统天下”的意思。
四、一词多义理解:
1 .见
A 庄暴见 孟子 拜见
B 暴见于王, 王语暴以 好乐 接见
C 父子不相见 见面
D 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 旄 之美 看见
E 居有日,扁鹊复见 进见
F 诚 恐见欺于 秦 被
2 .以
A 暴未有以对也 来
B 王尝语 庄子以好乐 把
C 以 啮 人, 无愈之 者 如果
D 无 以 , 则王乎 同“已”,停止
E 不推恩无以 保妻子 用来
F 以若所为 , 求若所欲 凭
3 .直
A 直好世俗之乐耳 同 “ 只 ” ,只是
B 木直中绳 , 輮以为轮 , 其曲中 规 与“曲”相对
C 而直为此 廪廪 也 竟然
D 半皮红绡 一丈绫,系向牛头 充炭直 同“值”,价格
E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挺直
4 .举
A 举 疾手蹙 頞而相告曰 全都
B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抬起
C 傅说举于 版筑之间 推荐,选用
D 举数人 以训汝 列举
E 举大计亦死 发动
F 戊卒叫 , 函谷举 占领
5 .夫
A 夫何使 我至于 此极也 句首助词
B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人
C 遂率子孙 荷担者三夫 成年男子
D 使君自有妇 , 罗敷自有夫 丈夫
五、判断 下列各句中 词类活用情况。
1 . 王语暴以 好乐 语:名词作动词,告诉
2 .独乐乐,与人乐乐 前一个“乐”:名词作动词,欣赏音乐
3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 少,众:形容词作名词,少数人,多数人
4 . 今王鼓乐 于此 鼓:名词作动词,弹奏、演奏
5 . 吾 王庶几无疾病与 疾病:生疾病
6 . 今王与 百姓同乐, 则王矣 王(后一个):名词作动词,行王道。
六、自读自译全文,然后解译下面的文段。
1 .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孟子见梁襄王。出, 语人曰 :“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 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梁惠王上》)
2 .与民同乐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优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 不 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
3 .仁者无敌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 敛 ,深耕易 耨 ,壮者以 暇日修其孝悌 忠信,入 以事其父兄 ,出 以事其长上 ,可使制 梃 以 挞 秦楚之 坚甲利兵矣 。 彼夺其民 时,使不得耕 耨 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彼 陷溺其民, 王往而 征之,大谁 与王敌 ?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 疑 。”(《梁惠王上》)
4 .为民父母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 卑逾尊,疏逾戚 ,可不慎 与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 见贤焉 ,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 勿听 ;诸大夫皆曰不可, 勿听 ;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 勿听 ;诸大夫皆曰可杀, 勿听 ;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梁惠王下》)
(这几段文字均较简单,容易翻译。翻译后,让学生说说每一段文字中,孟子的说理技巧。)
七、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分析内容
一、再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
二、分析课文:
本文记述了两次有关齐王“好乐”的谈话,表现了孟子主张人君应“与民同乐”,实行“仁政”的思想。
本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 庄暴与 孟子的谈话。 庄暴与 孟子的谈话是一个引子,只有短短几句, 由庄暴之 言,提出齐王“好乐”,而孟子的简单回答,则直接提出了本文的论题,齐王好乐与齐国大治的关系:“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 庶 几乎。”但这一部分的对话没有论述为什么齐王好乐齐国就能大冶,也许是孟子根本没 与庄暴详谈 ,更大可能是有意留在记载与齐王谈话时再写出,更恰切有力。在下文孟子面对齐 王展开 论述与民同乐的观点前,引出一段 庄暴与 孟子的对话,至少有这样几个作用:正面提出论题;制造议论悬念; 以庄暴无言以对 齐王,说明此论题的难度,反衬孟子论辩术的高明。《孟子》是对话体的文章,这种以对话形式切入论题,也是孟子散文的常见手法。下文中孟子向齐王阐述自己的观点,仍是用对话方式切入。
第二部分,孟子与齐王的谈话。这部分才是正文。这一部分又分为三层,前两层只是为了把齐王引入自己设计好的论题中,最后一层才是本文的重点。
第一层(从“他日,见于王”至“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紧承与庄暴 的谈话,再次提出论题。孟子与齐王的谈话,也从齐王好 乐开始 。但话不投机,齐王变了脸色,并称自己喜好的不是先王之乐,只是世俗之乐。齐王变了脸色,固然是“ 惭其好 之不正”(朱熹《孟子集注》),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而羞愧,但他也知道孟子是主张先王之 乐反对 世俗之乐的,他正面承认自己爱好世俗之乐,也就把自己和孟子的立场对立起来了。这时的谈话气氛并不融洽。如果此时孟子顺着齐王的话题去谈先王之乐和世俗之乐的雅俗高下,谈话气氛必然更为紧张,劝说齐王与民同乐、行仁政的目的也不可能达到。所以孟子转换谈话内容,再提前文 与庄暴谈话 时已提到的论题:“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 庶 几乎。”不仅迎合了齐王,引起了齐王的兴趣,改变了谈话的气氛,而且巧妙地把谈话由音乐引入 政冶 领域。然后再补充一句“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既是承接齐王“先王之乐”“世俗之乐”之言而来,又改变了原来的概念,进一步转换话题。先王之乐、世俗之乐和“古之乐”“今之乐”既相同又不同,前者雅俗的区分明显,后者 无论今乐古乐 ,都有雅有俗。在偷换概念中,孟子巧妙地转换了话题。“其实,今乐古乐何可同也?但与民同乐之意,则无古今之异耳。”(朱熹《孟子集注》)避开容易引起齐王反感的音乐的雅俗问题,借题发挥,巧妙地把音乐话题转为政治话题,既不丧失自己对音乐的一贯立场,又把谈话引入了自己想说的领域。
第二层(从“曰:‘可得闻与?’”至“不若与众”),孟子果然改变了齐王的情绪,激起了他的兴趣,忍不住主动问道“可得闻 与 ?”向齐王进说的时机似乎已成熟,但孟子并未就此开始阐发他的道理,而是再以两问进一步加重谈活气氛,诱导齐王在思想感情上趋向自己与民同乐的观点。既然齐王同意独乐不如与人同乐,与少数人同乐不如与多数人同乐,那么自然也就容易接受与民同乐的观点。
第三层(从“臣请为王言乐”至篇末),经过前两层的铺垫,齐王在不知不觉中,终于说出了“不若与众”时,谈话条件已完全具备,孟子滔滔不绝“为王言乐”,但仍不是谈音乐本身,而是谈齐王的音乐和田 猎 活动在老百姓心中可能引起的不同感受,由此引出与民同乐的主题。这里,孟子没有讲枯燥的大道理,而是以两幅生动形象而又截然不同的画面的对比,来揭示是否与民同乐的不同政治效果:国君只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造成人民“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悲惨局面,人民对国君怨声载道。国君在享乐时,也能考虑到人民的疾苦,人民能有安宁的生活,他们就会“欣欣然有喜色”,就会祝福国君身体健康。孟子在以两幅画面展现两种不同的政治局面时,分别 结以“此无 他,不与民同乐也”和“此无他,与民同乐也”,说明了造成两种不同政治局面的原因,点出了本文的主题思想。最后以“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作结,进一步升华主题,与民同乐,推行仁政,人民归附,便能统一天下。
三、分析写作特点。
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显示了孟子高明的论辩艺术。
1 .循 循 导人,借题发挥。
作者并不是开门见山地把自己的论点摆出来,而是巧妙地运用对话的方式,在谈话中自然地转换话题,借题发挥,从齐王好乐切入,归结到与民同乐的主旨上。在 与庄暴的 谈话中,孟子只有一句话“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 庶 几乎”,点出了齐王好乐与齐国政治的关系这个论题,但未加论述。在与齐王谈话中,孟子又从好乐切入,巧妙地重提论题,然后与齐王两 问两答 ,从谈话气氛和思想感情上把齐王引导到自己的论题上后,孟子才进入自己的谈话主题。
2 .对比和重复。
本文写国君是否与民同乐,人民的不同感受,造成的不同政治局面,运用的是对比方式。两段话在内容上是对立的,但语言上既有相对之句(如“举疾首……相告”和“举欣 欣 ……相告”),又有重复之语(如“今王鼓乐……之音”和“今王田措……之美”)。这样论述,就强调了国君同样的享乐活动,引起人民不同的感受,形成不同的政治局面,原因只在于是否与民同乐,从而突出了论题。
3 .生动形象的议论语言。
本文虽是议论文,语言却很生动形象,如写齐王的“变乎色”,写老百姓“疾首蹙頞”“欣欣然有喜色”等。孟子在正面论述自己观点时,完全没有用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两幅图画,生动自然地得出结论。
四、完成课后练习 一 。(略)
五、完成课后练习二。(略)
六、完成课后练习三。(略)
七、江总书记结合当代我国社会实际,提出“以德治国”的号召,这和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关系?(讨论)
八、课后作业:
完成同步训练。
[高三上]庄暴见孟子(人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