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教案 语文教案 初三语文教案

[初三下]邹忌讽齐王纳谏3(人教新课标)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教学设想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以对话为主、故事性极强的文言文。本文篇幅短小,思路明晰,推理过程有较强的逻辑性,文字也较浅显,学生借助课文注解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识,完全可以自行翻译。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邹忌的讽谏艺术,在短的时间内熟读成诵。因此,我设计了一条明晰的教学思路:朗读—编写课本剧—表演,以达到以读代讲、以编代译、以演代练的效果。
  教学目的
  1. 体会古代志士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
  2. 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编剧、表演,理解邹忌讽谏的思路和技巧。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步骤
  课前准备:
  1. 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2. 搜集资料,了解邹忌及齐王其人。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的大臣是不成的。战国时期诸侯林立,尔虞我诈,一批谋臣策士周旋其间,因势据时为国君出奇策异计。齐威王就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解题
  1. 思考:文题有几层意思?讲解“讽谏”。
  明确: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讽: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然而,邹忌却敢于劝说齐威王要从谏如流,他凭借的正是一个“讽”字,一种聪明巧妙的劝谏办法。
  2. 本文涉及的两个人物你了解多少?
  明确: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借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谋士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三、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本文语言不算艰深,篇幅也不长,要反复朗读,达到熟悉课文内容的目的。
  1. 初读课文: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读音、语气、句读。
  易读错的字有:昳( )丽 朝( ) 服衣冠( ) 窥( )镜 期( )年 朝( )于齐 间( )进
  2. 再读课文:教师从读音、语气、句读三个角度进行指导,让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理解字义、词义、句意。
  明确:第一段记叙十分生动,读时应注意表现人物的情态。第二段是邹忌讽谏齐威王的话,颇能表现邹忌的个性特色,读时应注意以略带诙谐的方式说出严肃的内容。第三段记叙纳谏的举措及结果,要读得层次分明。重读“面刺寡人之过”“上书”“谤讥于市朝”“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无可进者”“皆朝于齐”等词语。
  3. 三读课文:理清结构层次
  明确:第一段:进谏的依据。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从中体味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并决定“入朝见威王”。第二段:进谏的内容。邹忌以自己受蒙蔽之事讽谕齐王,用自己的切身体会,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省悟到纳谏的必要性。第三段:纳谏的举措及结果。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颁布政令,悬赏求谏。齐威王纳谏除蔽,政治清明,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依据注释试译全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问题探究,深入理解课文

  1. 邹忌是从什么地方看出齐威王受了蒙蔽的?
  明确:“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2. 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为进谏者颁奖意味着什么?
  明确:批评者勇气的大小。有改正缺点的勇气,振兴国家的决心。
  3. 讽谏的结果如何?
  明确:齐威王接受了邹忌的谏言,立即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求谏。
  4. 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者的人数,这是为什么?
  明确:说明齐国的政治日益清明。
  三、把握特点,帮助记忆文本
  明确:本文采用了“三叠法”
  三问:妻、妾、友三答
  三比:妻私我→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三赏:上赏 三时:令初下 中赏 数月之后 下赏 期年之后 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形成一种奇特的篇章结构。
  四、学生六人一组分角色朗读
  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来分角色朗读,更有利于学生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六人分别朗读:邹忌、妻、妾、客、齐王以及旁白。文章中除了一些看似平常的语句值得品味外,邹忌进谏的话语同样是非常值得细细品味的。朗读时应根据每个人物的不同心理读出相应的语调。六人可以轮换角色多读几遍,以至成诵。
  五、小结课文,布置作业
  结合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编写简单的课本剧。为下节课的分角色表演做准备。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分小组讨论、指导修改剧本
  明确:1. 场次(同时理清了思路):第一场,问美比美,反思感悟;第二场,邹忌劝谏,齐王纳谏;第三场,门庭若市,战胜朝廷。
  2. 人物(人物外貌的语言):邹忌(修长,形貌),妻,妾,客人,徐公,齐王。
  3. 语言(学习语言与人物身份的关系):妻、妾、客语言的细微变化。(体会语言)邹忌思考的语言语气;邹忌上奏的语气;齐王下令的语气。
  4. 文章中哪些地方在表演时还需要注意,如何理解?
  比如:“孰视之”“暮寝而思之”“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虽欲言,无可进者”如何表演?邹忌反思的内容是出声还是不出声,语气如何把握?哪些地方需要增加内容?等等。
  三、每个小组推荐一篇优秀剧本,上台表演
  四、可组织几个学生评委,当场评出表演最优秀的一个小组
  五、作业

  1. 背译全文,增加积累。
  2. 拓展延伸:借助网络,了解《战国策》里其他有关讽谏的故事。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一些出自《战国策》的成语。如门庭若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