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教案 语文教案 初一语文教案

[初一下]《荒岛余生》教学设计7(人教新课标)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预习提纲:
  1、阅读课本第251页“名著导读”的相关资料
  2.早读课朗读课文三遍。
  3.查工具书,看注解,给生字词注音、解释。
  4.有条件者,课外阅读《鲁宾孙漂流记》
  ○教学目标
  1.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人生态度 
  2.理解鲁宾孙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
  3.学习心理描写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鲁滨孙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培养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2.难点:学习本文的心理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来谈谈人们喜爱的小说,也是中学生必读的世界名著之一《鲁宾孙漂流记》。先来了解小说大致情节,问:鲁宾孙怎么会来到这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
  鲁宾孙出身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从小就渴望航海,在18岁时,他不顾父母的一再阻挠,偷偷逃离家庭,出海经商。有一次遇上风暴,船上其余人全部遇难,只有鲁宾孙漂流到这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
  假如是同学们流落到了荒岛,你们会有什么感受呢?(各抒己见)
  而此时此地,鲁宾孙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大家一起来看166页课文《荒岛余生》,(余生:侥幸保全了性命)
  二.字词教学把还没有解决的生字词找出来,(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根据情况板书。)泅(qiú)    沮丧(jǔ)    搁浅(gē)   冻饿之虞(yú)    聊以自慰(liáo)泅:浮水。   作践:糟蹋。 沮丧:灰心失望。搁浅:本文指(船只)进入水浅的地方,不能行驶。  斫痕:用刀斧砍的痕迹。 抵御:抵挡。孤立无援:不能得到同情和援助。冻饿之虞:不用担心受冻受饿。虞:忧虑。郑重其事:对事情严肃认真。闻所未闻: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希罕。知足安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土地或地带。形容土地荒凉、贫瘠。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聊以自慰: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三.文本探究
  ○ 刚开始时,鲁宾孙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有哪些想法?(原句回答)
  伤心绝望、怨天尤人的心理。“认为自己的前途很暗淡”“孤零零”孤独凄凉的情况下度过我的余生”“孤立无援”“沮丧无聊”“不幸”。 
  ○ 鲁滨孙在海上遇难,被抛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身陷绝境,鲁滨孙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
  鲁滨孙刚流落到荒岛上感到自己的前途很暗淡,但他还是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那就是,在海难中,同船的11个人中,死了10个,就他一人活着,这是上帝对他的特别关照;特别是从搁浅的船上获得了维持生活的大量必需品,这是上帝对他的格外恩赐。而他的日记本上所列出的六大“好处”,最集中地体现了鲁滨孙要顽强活下去的理由。 
  ○接下来鲁宾孙做了那些事,为自己生存做准备? 
  ⒈  测定位置、计算时间 (4.5.节)
  他观测到初入秋分线的太阳,差不多正在头顶上,测出他的位置在北纬9度22分。用刀子在一个大柱子刻上上岛的时间并每天用刀子刻一个斫痕,每七天刻一个大一倍的斫痕,每一个月刻—个再大一倍的斫痕,用这种方法来计算年月日。
  鲁滨孙既然决定活下去,则要清楚地跟上时间的脚步,即主动把握年、月、日,而不至于过得浑浑噩噩。鲁滨孙来自文明社会,他必然要千方百计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主动掌握时间,按文明人的方式存在于时间之中。丢失了时间,在某种程度上是丢失了自我,丢失了生存的意义。总之,鲁滨孙记录时间,是为了清楚地了解自己是怎么活着的,可能活多长时间。记录时间,也表明了鲁滨孙对生存下去充满信心。 
  ⒉ 保留小物品(6节)
  这些东西是指给他温饱以外的东西,这里再提那些小东西,表明鲁滨孙决定“细细地”活下去,较高质量地活下去。因为文明社会创造的任何东西都可能对他极为有用。
  ⒊ 解决衣食住行
  (1)衣:没有针线,至于内衣之类,虽然缺乏,不久便习惯了。   
  (2)吃:除了船上搬下来的食物,还要岛上各处走走,寻找食物。
  (3)住:差不多费了一整年的工夫,才把我的小小的木栅栏围墙做完。 
  (4)行:每天在岛上各处走走,寻找食物。
  ⒋ 坚持写日记
  鲁滨孙写日记为的不是留给后人看,只不过写出来给自己每天看看,减轻一点心中的苦闷罢了。人们写日记往往是为了记录生活,抚慰心灵。即使他吃住不愁,最终也会因为精神的空虚和寂寥而死鲁滨孙写日记的行动,表明他作为一个文明人精神方面的需要。
  四.分析人物形象
  鲁宾孙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优秀品质的精华,结合课文,说说你眼中的鲁宾孙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说说理由
  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他可用差不多一整年的功夫仅仅做完小小的木栅栏围墙 ;
  一个不怕失败的人,为找到合适的工具,他先用重木头,失败了,又用起货用的铁棒;
  一个善于调整心态的人,他经历了三次心态调整,逐步解决了生存问题、生活问题及如何生活得有意义的问题;
  一个不怕孤独的人,他以猫狗为伴,以记日记来排遣寂寞,活得充实;
  一个以苦为乐的人,岛上物质贫乏,生活条件艰苦,他仍不断自我安慰,尽量改善生活;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面对不幸,他没有失去生活信心,而热情投入到实在的生活中去;
  一个爱劳动的人,他为解决衣食住行,寻找食物、打造围墙、制造工具等;
  一个不断探索的人,他凭着开辟新天地的热情,创造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
  一个开拓创新的人,他创造性地用刀刻痕计时,寻找工具打木桩。
  总而言之,鲁滨孙是个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意志坚强、生存信念执着、勇于创造、  务实肯干的人
  ○ 小结  鲁滨孙是一个意志品质极为坚强,生存信念十分执著的人,并且务实肯于,勤于创 造。他克服了极端的孤独、恐惧、艰苦,经过反复动摇之后,终于调整好生活的心态,理智地鼓起勇气,孤身创业。鲁滨孙身上拥有人类优秀品质的精华,我们应该学习这种“鲁滨孙精神”。
  五. 请简要概括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在逆境中不要悲观绝望,而要努力看到积极的因素,尽自己的全力去改变环境,掌握自己的命运。
  逆境中不要悲观绝望,而要努力看到积极的因素,改变悲观绝望心理。
  在逆境中不仅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出质量。
  在逆境中,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有执着顽强的生存信念。
  要用理性战胜感情。
  六.设疑问难
  1. 如何看待鲁滨孙的这种逆境中的自我安慰? 
  不能把鲁滨孙的这种逆境中的自我安慰看成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在那样的绝境中,任何人都必须首先解决心理问题,调整自己的心态,才能有下一步的行动。鲁滨孙短时间内成功完成了心理调整,为他在荒岛上顺利地生存下去打好了心理基础。他的这种自我安慰是值得肯定的。
  2. 作品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来写有什么好处? 
  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写的都是“我”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具真实感。 
  3. 鲁滨孙后来怎样了?
  在岛上,他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然后又去巴西经营种植园,最后终于成了一位大富翁。
  具体情节请课外阅读《鲁滨孙漂流记》
  七.课堂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一句话: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海明威
  七.布置作业:知识迁移与延伸  
  1.练习二你曾经遇到过或者正在遇到某种不幸或挫折,是仿照课文中“借方” 和“贷方”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写在美文本上)
  
板书设计:
  荒岛余生
  笛福(英国) 
  起初                 后 来              鲁宾孙精神
  伤心绝望            乐观对待          意志坚强  信念执著 
  怨天尤人            孤身创业          务实肯干  勤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