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教案 语文教案 初一语文教案

[初一上]我儿子一家(人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能概括说出课文的思想内容。
  2.理解并说出以儿子为第一人称写作此文的好处。
  3.理解本文一些句子的情味,进而领悟作者家庭生活中的民主、和谐、快乐的氛围和情趣。
  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并学习本文富有情味的语言。
  2.难点:概括说出课文的思想内容以及以儿子为第一人称写作此文的好处。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指导
  1.正确、清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下列词语,并注意加点字的音、形。
  窥见(kui1):暗中看出来或觉察到。
  谐音(xie2):字词的音相同或相近。
  鼾声(han1):打呼噜的声音。
  唏嘘(xi1xu1):哭泣后不自主地急促呼吸;抽搭。
  干涩(se4):又干又涩。指水分很少,不滑润。
  揉碎(rou2):用手来回擦或援而使物体破碎。
  喜滋滋(zi1):形容内心很欢喜。
  面面相觑(qu4):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磨磨赠蹲(ceng4ceng4):缓慢地向前行进,比喻做事动作迟缓。守株待兔:传说
  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他便放下手里的农具在树桩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在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你觉得自己的家庭幸福吗?请二位同学描述一下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情况.(自由举手,教师选择)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一个幸福的家庭去坐一坐,
  作者简介: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厦门市人。1969年到闽西山区插队,后当工人。1981年调福建文联工作。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其中《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诗集优秀奖,奠定了她以“朦胧诗”的身份入主诗坛的地位。她的诗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有美丽隽永的意象。近年来,她的散文也颇受人们关注,今天我们要学的《我儿子一家》就是其佳作之一。
  三、理解课文
  1.朗读:全文共有18个自然段,我们请9位同学,每人各朗读两段,注意按平时要求的方法去读。让我们再次熟悉一下课文内容,同时请全班同学为他们正音正字,并说说他们朗读的优缺点。
  评及正音:先请几位评价,再抽查几个注音.
  2.思考: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思考后提问,(对能说出一二的给予表扬和鼓励)
  归纳:这篇课文的内容很多,材料比较零碎。它不像《散步》那样集中写一件事,而是随着“我”的思绪,从过去写到现在,从未出生写到五岁,把其间有趣的、有情的、有意义的事或详或略地写出来。从而展示了自己一家人的真实、美好、有趣的形象。我们大体上可以对本文的内容作以下的归纳:第一部分(l-4):“我”的孕育、出生、命名。
  第二部分(5-10):“我”从小成长的家庭“德育”背景。
  第三部分(11—13):“我”一家四口之间的和膝关系。
  第四部分(14-18):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3.思考: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请写出中心思想。
  思考讨论提问并归纳:本文从儿子的视角写了自己一家人的一些生活琐事,表现了这个家庭生活中的民主、和谐、快乐的氛围和生动、健康的情趣。
  4.讨论:作者以儿子为第一人称来写作此文,这样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后讨论,教师给予点拨和提示:
  参考:起码有三点好处。第一,以孩子的视角来观察生活,可以把生活表现得特别单纯、美好,使作品充满纯洁的重真。第二,以孩子的口吻来描述生活,使作品的语言洋溢着童稚、童趣,让人耳目一新。第三,以孩子为叙述者组织材料,结构的自由度更大。因为读者不会苛求一个孩子的思维要如何地严谨、完美,只要大体合顺叙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