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写诗人登楼远望所见及其深刻的感受,激发人们积极进取。
第一、二句,描绘黄昏夕阳西下时,山河苍茫壮阔的美丽景色。用“依”和“尽”来表现一轮红日依傍着山巅逐渐下落的状态;后两句写所见的壮丽山河,抒写诗人的感受。道出了“登高才能望远”的深刻哲理,也赋予上两句景物描写更丰富的内容。全诗画面宽广,景色壮丽,具有阔大雄浑的气势。诗中的哲理,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如果想要看到更为广阔的风景,就必须努力再上一层楼。做其他事情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努力,不断追求进步,人生的境界才会不断扩展升华。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
课文挂图、生字卡片、配乐朗读带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学习生字,培养兴趣。
1.出示生字卡片:白、日、目、人、入、千。
2.读准字音:这些字中你认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
3.记住字形,你会其中的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住的?用形象记忆法记“日”,先让学生认识“日”最早的写法“☉”;熟字记忆法;“日”字加撇就是白,“日”中加横就是“目”,“十”上加撇就是“千”。
4.指导书写:
①弄清笔顺:
白:

日:

目:

人:丿人
入:

②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观察教师运笔,重点区别“人”“入”的写法,强调第二笔捺的位置,可采用儿歌指导记忆:“人”“入”笔顺都相同,不同之处要分清,“人”字捺在撇下面,“入”字捺在撇上边。
③学生书空生字,强化字的笔顺。
④学生在写字本上练习描红、书写。
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