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及生字组成的生词。认识4个字。
(2)培养学生用各种方法读懂课文、质疑、合作解疑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公德。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难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解决方法:以读代讲、联系实际、讨论思考、电教辅助。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生复习说说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老师相机用简笔画画出:湖、鱼、山、树林、木船等并板书课题,读题。师:激情导入。
二、熟读交流学生自由读课文,把最喜欢的、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找出来美美地读一读,并告诉自己的小伙伴什么喜欢它。(学生自由读书,找句子,小组讨论交流。)
三、美读升华
师:(检查交流情况)。谁敢第一个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老师听?
生:我最喜欢这两句:“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师:你真勇敢!还有哪些小朋友也喜欢这两句,我们一起站起来读好不好?(学自由生站起来读。)
师:谁是班里朗读最棒的,请你读一读。
师:还有谁认为比他读得更好,站起来读。(学生踊跃站起来读。)
师:你读得真好,完全有资格当导游员了,小游客们,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问小导游吗?
生:我想问问他,什么是“山峦”?
小导游:“山峦”就是“山峰”的意思。
生:谢谢你,小导游!
师:刚才这位同学能抓住不懂的词语提问。真不错!还有别的同学有问题吗?
生:请问,什么是“变幻的山峦”?
师:(播放课件)小导游,请你仔细地看看画面,根据画面解答这个问题。
小导游:“变幻的山峦”指的是水面上的山随着水波在动。
师:还有同学想说说不同的看法,请说吧。师引导生观察画面后,各抒己见,引起争论。
师小结学生理解的情况并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继续质疑。
生:我想问问老师,为什么说湖水像一面镜子?
师:你真会提问题,能抓住不明白的句子来提问。(播放课件)请看这幅图,谁来帮老师回答他的问题?
生:因为水面很平静,映出了蓝天、白云。
生:还因为湖水很清澈,把蓝天、白云的倒影映在水面上。所以就像一面镜子一样。
师:说得很好!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小洁“觉得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生:因为蓝天、白云倒映在水里,所以小洁有这种感觉。
生:因为小洁坐在船上,船在水面行驶,清澈的湖水里有小鱼在游,小洁觉得自己和它们一样在水里游。
生(举手,迫不及待):我还有补充!因为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看见这微微摇晃的“天空”,小洁觉得自己就像小鸟一样在天上飞一样。
师:谢谢大家为我解答。看见这迷人的湖水,你想怎么夸夸它?
生:这里的湖水真清啊!(板书水清)
生:这里的水真美啊!
师:这么美的湖水,让我们一起来用自己的话夸夸它吧!引导学生美读。(学生纷纷说出不同的赞美之词。)
师(过渡):我们的小船划呀划,你们又看见什么美景了?谁能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生:我喜欢第二自然段的:“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起跳的 青蛙,……好像正在赛跑呢。”这一句。出示这句子,说说喜欢它的理由。
生:因为这一句说出了山石的各种形状,有的像老鹰,有的像龟兔,有的像青蛙,真奇怪。
师:你真懂欣赏!(板书:山奇)还有谁也喜欢这一句?(一位学生读。)还有比他读得更好的吗?(指名有感情地读。)
师:你读得真棒!读出了惊奇的语气。愿意读的小朋友请站起来像他这样读,还能配上动作读吗?(学生一起站起来边感情朗读边做动作。)
生:老师,我有问题,什么叫做“展翅欲飞”?
生:我知道,就是伸开翅膀飞呀飞。
师:哦?那石头飞呀飞?
生:不会,展翅欲飞就是展开翅膀快要飞起来。像根雕的老鹰一样。让学生一起做“展翅欲飞”动作,体会词义。引导学生进行想像说话。
生:那边的山石像一头大象伸长鼻子在喝水。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你能像小洁那样有条理地介绍这些山石吗?
生:看,那边的山石有的像一个小孩在踢球,有的像一只威武的狮子,还有的像一只小羊在山上吃草。
生(纷纷起立):我还想说!
师:还有那么多的同学想说,就把你们想说的话说给你的同桌听吧!(学生练说)
师小结过渡:这秀丽的水倒映着奇异的山,这奇异的山环绕着秀丽的水,连河里的小鱼都想跳出来欣赏呢!(播放课件:小鱼跃出水面的画面)。看谁最快找到书中描写小鱼的句子,一起读一读。(学生找出句子齐读。)
师:小鱼为什么要给我们表演?
生:因为它想看看我们。
生:因为它想和我们交朋友。
生:因为小鱼也被湖周围的景色吸引住了,也忍不住跳出水面来欣赏。
师:看见这么可爱的小鱼,黄老师忍不住也想读一读,如果我读得好,请你们给一些掌声鼓励一下。(师范读,生鼓掌。)
师:谢谢大家的鼓励,你们想读一读吗?(学生模仿老师感情朗读。)
师:我们在刚才的游览过程中,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湖光山色,还和可爱的小鱼交上了朋友。哎!我们的好朋友小洁呢?她在做什么?找出描写小洁的句子在小组里读一读,看哪组找得最快!(学生用笔画出有关句子,老师检查画句子的情况。)
师:请大家在小组里再把这些句子读一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小组交流讨论)。
生:我读懂了小洁知道保护环境,不乱丢面包纸。她知道应该把面包纸扔进果皮箱里。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从最后一段里“船靠岸了,小洁手里还是紧紧地攥着面包纸……飞快地向前跑去。”知道的。
师:你真能干,会从句子中找答案!还有谁想说一说?
生:我读懂了小洁本来也想把面包纸扔在河里的,可是后来她又没有丢。
师:为什么?
生:因为她刚想丢,却被湖里美丽的景象吸引住了。湖水清澈,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还有小鱼在游,如果丢了的话,湖水就不美了。
师:你真会读书!
生:我还读懂了有一个小孩把香蕉皮扔进水里。小洁非常生气。我是从“突然,一个小孩……”(学生读这三句话。)读懂的。学生自由读这三句话。
思考:如果你是小鱼,会怎么想?如果你是湖水,又会怎么说?
生:我会想,这个小孩真坏,刚才我还给你表演呢,现在你怎么丢香蕉皮吓我?
生:我会说“请你别乱丢垃圾,不然我就会变得不美的。”
生:我要是湖水,我还会说:“请你别乱扔香蕉皮,你看,我都起皱纹了,美景也被你破坏了,小鱼也吓跑了,你忍心吗?
生:我从这里还读懂了,小洁对这个小孩不满,因为她回过头不满地看了他一眼,又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
生:老师,我不明白小洁为什么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因为刚才小男孩扔香蕉皮把湖面的美景破坏了,小洁希望湖水又变得像刚才那样清澈、美丽。
生:现在我明白了,小洁企盼湖水能回到原来的样子。
师:如果你是小洁,会怎样劝这位男孩?找到你的好朋友,练习表演。(学生下位找朋友表演,指名个别上台表演。)
师:如果我是这个小孩,一定接受你们的意见!我替他谢谢你们!
师:今天,我们和小洁一家在游玩时,感受到了山美,水美, , ,人——(更美)!(板书:人美)
四、总结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湖光山色,还知道了要像小洁那样用自己的行为去保护环境。现在我们的桂林建设得很美丽,你们能以好市民的身份向后面的老师介绍我们的桂林吗?学生下位与听课老师进行口语交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能根据课文特点及学生实际,科学地对教材进行了处理。采用分两条线进行教学的方法,先让学生自由选择写景的内容学习,在充分领略到景色美后,再让学生找出描写小洁的句子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思维训练过程――即让学生由感受具体形象的景美,升华到领悟抽象的人美。
一.这一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这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有选择性,在学习中我让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自由,并给足时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选择去大胆地探索。变以往的“一言堂”为“群言堂”,变“教师问学生答”为“学生问老师答,学生问学生答”让人人都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
二、把激趣贯穿于整个教学中。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乐学的课堂氛围。
三、造了一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氛围。培养学生“人人善问”的习惯。并通过激励的语言渗透了质疑的方法;激发了学生“人人求新”的欲望。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与空间;给了“人人成功”的机会。对学生每一点成功及时给予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贯穿课堂始终。
不足:
1、在教育监控方面对学生反馈的一些信息没有及时捕捉到。因鼓励学生学习独立思考,忽视了大多数。
2、老师语言激情做得还不够。
【教学评析】(象山区教研室刘辉平山小学贾慧芝)
这一课例紧紧抓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来设计和组织教学,主要特点是:
一、课堂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表现在:
1、学生有学习的自主权。老师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并给足时间让他们按照自己选择的内容、学习方式、方法、合作伙伴去大胆地探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其合作精神。
2、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于尝试、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3、营造了一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氛围。注重培养学生“人人善问”的习惯,激发学生“人人求新”的欲望。并在学生发言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知识形成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在教师指导下朝着“自能读书”效益目标迈进,从而实现学生会学、会说、会想、学会创新、学会做人的素质教育目标。
二、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材进行科学地处理。这篇课文,采用分两条线进行教学的方法,既抓住了课文的写作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思维训练过程――即让学生由感受具体形象的景美,升华到领悟抽象的人美。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老师把学生始终放在“美”的课堂节律和氛围中。情境、内容给人文字美、思想美,传媒给人景色美、变幻美,板书给人画面美、形象美,书声给人音韵美、评价给人情感美,课堂给人结构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了美的熏陶。最终达到知与情的和谐统一。
[小二上]《清澈的湖水》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之一 [附评](人教新课标)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