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要求:
1.观察图画、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培养观察、理解能力。
2.结合自然课所学知识,理解重点词句,懂得本课所讲道理,知道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3.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在语言环境中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突出说话、写话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懂得道理。
2.运用识字方法自学生字,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3.分析事物之间关系,懂得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思路:
这篇看图学文由四幅图和四段文组成,课文的第一、二、三、四段都分别与第一、二、三幅图相对应。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从图入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指导观察图画要对照相应的课文。
2.图文对照,分段理解课文内容。注意引导学生划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加深理解。
3.通过讨论总结,突破课文难点。
教学准备:
抽拉投影片、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
四课时。(说话写话训练占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出示小葫芦实物)这是一个小葫芦,这头圆,这头长,多可爱啊!喜欢吗?有个人也很喜欢葫芦,他种了一棵葫芦,常对别人说:“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
二、指导看图。
1.看书上四幅图: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指出)怎么知道?(三幅图上都有他)他就是题目上的哪个词?(我)
2.逐图说“我”在干什么。
三、初读。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哪段讲哪幅图的意思?
2.指名轮读,评议。
四、图文结合,理解第一自然段。
1.图上这个人是什么时候的人,从哪知道?(衣著及“从前”这个词)“从前”是什么意思?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课后第一题第一问。
(1)葫芦开始长得怎样?(画、读句子)(出示投影)一架葫芦,叶不多。
(2)这是那个人种的葫芦吗?(不是,因为书上说“长满了绿叶,而这棵葫芦叶子不多,也没有雪白的小花和葫芦)
(3)(覆盖一投影片上去)是这棵葫芦吗?(对)“花谢”的“谢”是什么意思?(板书:绿叶、开花、葫芦)
(4)(抽拉投影片,使“我”出现在投影上)种葫芦的人看了心情怎样?从哪两句知道?(板书“可爱”)读出高兴语气。
3.小结:这自然段讲什么?
第二课时
一、读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二、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葫芦开始长得好,后来有什么变化?
1.(答上问)(老师在投影片的叶片上点上黄点)蚜虫是怎样的虫?哪课学过?(在《庄稼的好朋友》学过)
2.那个人怎样想,怎样说?
(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用换一个说法的方法理解这句话。(有几个虫子不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要紧!)
(2)观察书上图2,那个人的表情怎样?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读出这样语气。
3.这自然段讲什么?后来又怎样了呢?
三、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邻居让他治虫,他是怎么说的?
1.指名两人分角色读,评议(重音盯、快、奇怪,及奇怪的语气是否读出来)。
2.“叶子上的虫还用治?”用换说法的方法说说你的理解。(叶子上的虫是不用治的)这句与上面哪句有联系?
3.看图,那个人表情怎样(满不在乎)读出语气。
4.这一自然段讲什么?
四、结果怎样?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1.回答(演示:抽拉投影:小葫芦落了)(板书:黄、落)
2.读到这里,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可惜)指导读出婉惜的语气。
五、总结课文
1.老师不明白,葫芦叶子上生了虫子,虫子吸了叶子上的汁,和葫芦有什么关系呢?它怎么会掉呢?请学生回答。(在回答过程中教师提示自然课所学关于植物的知识)
2.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画出表示事物联系的线段)。(板书:造养料、不能造养料)
六、作业:自学“葫、每、言”
第三课时
一、读课文思考: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1.在口答的基础上写下来。
2.指名读所写的,评议、修改。
二、学习生字
1.读生字词卡片。
2.检查所写自学的三个生字,订正时从写得对不对,写得好不好两方面看。
3.重点指导字教学:
线上,第一丿在竖中线上起笔。书空,学生写字。
(2)教“谢”,同上。
4.课堂自学“芦、治、慢、变”
(1)学生自读、说记字方法,按田字格写字。
(2)汇报。注意不同识字方法的运用。
5.利用生字,进行语言训练。
三、完成课后二、三题,做完读一读,自改。
四、总结:学完这课,我们懂得了世界上很多事物都是有联系的,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才能把事情做好。学习这课,我们用了换一种说法和联系上文的办法来理解句子,在后面的课文学习时,大家还可以用这个方法。
五、作业:读《自读课本》第15课《长不大的红杉树》,把课后题的答案在课文中画出来。
附: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说话写话训练)
一、指导学生分析理解说话写话要求。
要求中共有四句话,边读边理解:第一、二句话指明了这次说话写话的范围和主要内容。范围:《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内容:找出课文中哪个地方能说明种葫芦的人有错误。第三句要求先说一说,然后用笔写在纸上。
二、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二、三段的内容和讲读课中的理解,说一说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1.复习课文二、三段,明确要点。
(1)他不懂得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所以叶子长了虫子,他认为没有必要去治。
(2)葫芦叶子已经长虫了,邻居劝他治虫,他不听,因为他要的是葫芦,不是叶子。
2.指导学生抓住要点,先一句句说,然后连成一段连贯完整的话。
(1)通过提问,揭示要点,指名回答。
(2)归纳要点,连起来说一说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注意说的语气。(同桌说,分组说,指名说)
(3)教师及时点拨,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病。
三、指导学生把说过的话写下来。
1.提出书写要求:格式正确,语句连贯,字迹工整。
2.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所写的内容,师生评议。
1.观察图画、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培养观察、理解能力。
2.结合自然课所学知识,理解重点词句,懂得本课所讲道理,知道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3.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在语言环境中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突出说话、写话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懂得道理。
2.运用识字方法自学生字,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3.分析事物之间关系,懂得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思路:
这篇看图学文由四幅图和四段文组成,课文的第一、二、三、四段都分别与第一、二、三幅图相对应。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从图入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指导观察图画要对照相应的课文。
2.图文对照,分段理解课文内容。注意引导学生划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加深理解。
3.通过讨论总结,突破课文难点。
教学准备:
抽拉投影片、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
四课时。(说话写话训练占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出示小葫芦实物)这是一个小葫芦,这头圆,这头长,多可爱啊!喜欢吗?有个人也很喜欢葫芦,他种了一棵葫芦,常对别人说:“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
二、指导看图。
1.看书上四幅图: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指出)怎么知道?(三幅图上都有他)他就是题目上的哪个词?(我)
2.逐图说“我”在干什么。
三、初读。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哪段讲哪幅图的意思?
2.指名轮读,评议。
四、图文结合,理解第一自然段。
1.图上这个人是什么时候的人,从哪知道?(衣著及“从前”这个词)“从前”是什么意思?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课后第一题第一问。
(1)葫芦开始长得怎样?(画、读句子)(出示投影)一架葫芦,叶不多。
(2)这是那个人种的葫芦吗?(不是,因为书上说“长满了绿叶,而这棵葫芦叶子不多,也没有雪白的小花和葫芦)
(3)(覆盖一投影片上去)是这棵葫芦吗?(对)“花谢”的“谢”是什么意思?(板书:绿叶、开花、葫芦)
(4)(抽拉投影片,使“我”出现在投影上)种葫芦的人看了心情怎样?从哪两句知道?(板书“可爱”)读出高兴语气。
3.小结:这自然段讲什么?
第二课时
一、读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二、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葫芦开始长得好,后来有什么变化?
1.(答上问)(老师在投影片的叶片上点上黄点)蚜虫是怎样的虫?哪课学过?(在《庄稼的好朋友》学过)
2.那个人怎样想,怎样说?
(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用换一个说法的方法理解这句话。(有几个虫子不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要紧!)
(2)观察书上图2,那个人的表情怎样?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读出这样语气。
3.这自然段讲什么?后来又怎样了呢?
三、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邻居让他治虫,他是怎么说的?
1.指名两人分角色读,评议(重音盯、快、奇怪,及奇怪的语气是否读出来)。
2.“叶子上的虫还用治?”用换说法的方法说说你的理解。(叶子上的虫是不用治的)这句与上面哪句有联系?
3.看图,那个人表情怎样(满不在乎)读出语气。
4.这一自然段讲什么?
四、结果怎样?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1.回答(演示:抽拉投影:小葫芦落了)(板书:黄、落)
2.读到这里,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可惜)指导读出婉惜的语气。
五、总结课文
1.老师不明白,葫芦叶子上生了虫子,虫子吸了叶子上的汁,和葫芦有什么关系呢?它怎么会掉呢?请学生回答。(在回答过程中教师提示自然课所学关于植物的知识)
2.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画出表示事物联系的线段)。(板书:造养料、不能造养料)
六、作业:自学“葫、每、言”
第三课时
一、读课文思考: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1.在口答的基础上写下来。
2.指名读所写的,评议、修改。
二、学习生字
1.读生字词卡片。
2.检查所写自学的三个生字,订正时从写得对不对,写得好不好两方面看。
3.重点指导字教学:
线上,第一丿在竖中线上起笔。书空,学生写字。
(2)教“谢”,同上。
4.课堂自学“芦、治、慢、变”
(1)学生自读、说记字方法,按田字格写字。
(2)汇报。注意不同识字方法的运用。
5.利用生字,进行语言训练。
三、完成课后二、三题,做完读一读,自改。
四、总结:学完这课,我们懂得了世界上很多事物都是有联系的,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才能把事情做好。学习这课,我们用了换一种说法和联系上文的办法来理解句子,在后面的课文学习时,大家还可以用这个方法。
五、作业:读《自读课本》第15课《长不大的红杉树》,把课后题的答案在课文中画出来。
附: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说话写话训练)
一、指导学生分析理解说话写话要求。
要求中共有四句话,边读边理解:第一、二句话指明了这次说话写话的范围和主要内容。范围:《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内容:找出课文中哪个地方能说明种葫芦的人有错误。第三句要求先说一说,然后用笔写在纸上。
二、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二、三段的内容和讲读课中的理解,说一说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1.复习课文二、三段,明确要点。
(1)他不懂得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所以叶子长了虫子,他认为没有必要去治。
(2)葫芦叶子已经长虫了,邻居劝他治虫,他不听,因为他要的是葫芦,不是叶子。
2.指导学生抓住要点,先一句句说,然后连成一段连贯完整的话。
(1)通过提问,揭示要点,指名回答。
(2)归纳要点,连起来说一说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注意说的语气。(同桌说,分组说,指名说)
(3)教师及时点拨,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病。
三、指导学生把说过的话写下来。
1.提出书写要求:格式正确,语句连贯,字迹工整。
2.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所写的内容,师生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