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全国理综卷1(物理部分)试题分析
二、选择题
14.考点:(选修3-5)原子核——核反应方程。(Ⅰ级)[容易]
能力要求:理解题给的核反应过程,能列出此核反应的方程,根据核反应过程质量数守恒和电荷守恒,推导出A、B的数值。
15.考点:光子,光谱和光谱分析,折射率(Ⅰ级)[容易]
能力要求:知道红光和紫光的频率、在介质中的折射率的大小关系,理解光子能量和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与光的介质中的关系的公式,能够运用这些公式进行简单的推导。
16.考点:(物理1)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环绕速度、牛顿第二定律(Ⅱ级)[中等]
能力要求:理解第一宇宙速度的意义,能够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卫星的运动问题。
17.考点:(选修3-1)电势、电场强度、库仑定律、洛仑兹力、洛仑兹力的方向(Ⅱ级)[中等]
能力要求:能够根据a、b两板的电势高低判断电场方向,根据电场方向又能正确判定电子所受的电场力方向;根据题给在不计重力的条件下,又要使电子沿水平直线OO’运动,由二力平衡条件,要能够判断电子所受的洛仑兹力一定跟电场力方向相反;在此基础上又要能够正确地运用左手定则判断磁场方向。本题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18.考点:(选修3-3)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Ⅰ级)
[容易]
能力要求:正确理解考点所列的基本知识,具备简单的推理能力。
19.考点:(选修3-4)简谐振动的周期、受迫振动和共振(Ⅰ级)[容易]
能力要求:理解简谐振动的固有周期、受迫振动周期和共振的知识,能理解振动图线的物理意义。
20.考点:(物理2、选修3-5)功、功能关系、冲量、动量定理。(Ⅱ级)[较难]
分析: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跳至双脚刚要离地过程中受到地面的作用力和重力的作用;人起跳的过程中双脚由弯曲到伸直,消耗了人的体能,由"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知此过程中人的双脚对人体做功消耗了人的体能而使人体的动能增加了,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的作用点不发生位移,地面对人不做功.
能力要求:正确理解冲量、功的意义,能应用动量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21.考点:(选修3-2、选修3-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欧姆定律(Ⅱ级)[难]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建立相关物理方程,推导出电荷量的表达式,从中发现电荷量的大小仅跟闭合回路磁通量的变化大小有关,在匀强磁场中仅跟回路面积的变化量有关,再分别将各过程中导轨的位移量代式中就能确定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的定量关系.
能力要求:能应用电磁感应定律、欧姆定律等知识综合分析实际问题,能应用数学方法推导和求解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2.(17分)考点:(1)(选修3-4)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2)(选修3-1)电阻的测量[中等]
能力要求:本题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学生如果亲自经历第(1)小题所考查的实验,对各选项的选择就会比较容易一些,如果没有动手做过此实验,在判断C项的正误时就会出现较大的障碍。第(2)问的正确解答,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电学的实验原理和器材的使用方法,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
23.(16分)
考点:(物理1)质点的直线运动,速度和位移(Ⅱ级)[容易]
能力要求:知道声音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知道声音的在介质的表面发生反射的规律跟光的反射规律相同,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会运用几何方法处理物理问题。
24.(19分)
考点:(物理1)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牛顿运动定律(Ⅱ级)[中等]
分析:在传送带上留下一道黑色痕迹表明煤块与传送带之间存在相对位移,而两者开始时均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以进一步说明两者和加速度不同。只要根据题给条件分别确定在两者达到同速之前各自的位移,然后求其位移差即为黑色痕迹的长度。本题中还要注意煤块和传送带速度达到V0所用的加速时间并不相同。
能力要求:运用物理知识对具体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
25.(20分)
考点:(物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牛顿运动定律(Ⅱ级),(选修3-1)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Ⅰ级)、电场强度(Ⅱ级)[较难]
分析:本题设置的情境较为新颖,给出的条件明确,是一道力电综合题。
考生首先要在阅题后知道小球在上下两极板上获得与该极板相同的电性后,在电场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另一极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能够做此类运动的条件是所受的外合力不为零。在上极板获得正电荷后,小球所受的电场力和重力方向都竖直向下,其加速度一定向下,肯定能够向下加速运动;在下极板获得负电荷后,所受电场力向上,而重力方向向下,能够向上加速运动的条件是“电场力大于重力”。从对这两个力的大小的比较开始着手,只要进一步运用电容和电场强度的知识,确定小球所受电场力的大小跟题设条件的关系,第(1)问就可顺利求解。
第(2)问对考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所求的是电学量。在解题的过程中,首先要能够运用力学知识分别对小球向上和向下运动的两个过程列出⑤、⑥式和⑦、⑧式,以确定小球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再由运动的总时间跟一次往返所需时间的关系,确定往返运动的次数(⑨⑩两式);最后注意到每往返一次,小球从极板间搬运的电荷量为,由此得到⑩⑾式,至此通过代数运算问题获解。
能力要求:本题对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有较大的区分度。
2006年高考全国理综卷1(物理部分)试题分析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