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教案 数学教案 初一数学教案

[初一上]直线(人教新课标)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直线的概念.
  2.掌握直线的表示方法,直线的公理和相交直线的概念.
  3.使学生熟悉简单的几何语句,并能画出正确的图形表示几何语句.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一些几何语句(如:某点在直线上,即直线“经过”这点;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有且只有”的双重含义,即存在性和惟一性)的教学,训练学生准确地使用几何语言,并能画出正确的几何图形.学生通过“说”与“画”的尝试实践,体验领悟到“言”与“图”的辩证统一.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作风、严密的思考方法及逻辑思维能力,这也是学习好数学必备的基本素质.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直线公理的讲解,举出实例说明它的应用.使学生体验到从实践到理论,在理论指导下再进行实践的认识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其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方法,激励学生要勤于动脑、敢于实践.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对模型的观察,使学生体会物体的对称美,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画直线体会直线美,逐步培养学生的几何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引导学生发现知识,并尝试指导与阅读相结合.
  2.学生学法:自主式学习方法(学生自己阅读书本知识,总结学习成果)和小组讨论式学习方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直线的表示方法,直线的公理及相交线.
  (二)难点
  两直线相交为什么只有一个交点的理解,直线公理的理解.
  (三)疑点
  两直线相交为什么只有一个交点?
  (四)解决办法
  通过实验法解决直线公理的理解;通过逆向思维解决两直线相交为什么只有一个交点的疑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软盘)、三角板、木条、铁钉.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通过知识点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直线及其性质,通过画图及对几何语言的认识培养学生图形结合的数学思维方式.
  (二)整体感知
  以情境教学为主,教师引导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逐步领悟,教师概括总结和学生自我学习评价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充分体现以学为主的原则.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问题:投影仪显示本章开始的正十二面体的模型,学生观察这一复杂图形中有哪些是我们认识的简单图形?(学生会很快找出线段和角.)
  演示:投影从正十二面体的模型中分离出某一部分,即线段、角.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引出课题:要掌握比较复杂的图形知识,需要从较简单的图形学起.本章我们就学习最简单的图形知识,即线段和角的知识,也就是我们从复杂图形中分离出来的两个图形.在这个基础上,以后我们再学习相交线、三角形、四边形等等.
  【板书】第一章  线段  角  一、直线  射线  线段  1.1直线
  探究新知
  1.直线的概念
  师:对于直线,我们并不陌生,小学就已经认识了它,你能否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几种日常生活中“直线”形象的例子吗?
  【教法说明】学生有小学的基础,会很快说出一些实际例子,如:黑板边缘、书本边缘、拉直的线、笔直的公路等等.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
  演示:学生发言的同时,教师利用电脑显示一些实例,如:黑板、书本、笔直公路等等.然后变换抽象成一直线.
  师:我们在代数中,常用一条特殊的直线,你知道吗?
  (学生会回想起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师小结: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几何中的“直线”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我们可以用直尺画直线,但画出的只是直线的一部分.
  2.直线的表示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第四自然段,总结直线的表示方法.
  【教法说明】对于直线的表示方法很简单,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学生也会理解.但记忆不一定深,这种采取让学生自己阅读的方法,一是培养学生看书的习惯;二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爱看书且会看书.自己学到的知识要比教师直接告诉的记忆深刻得多.
  由学生小结,得出直线的两种表示方法:
  (1)用直线上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如图:记作直线AB .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图:记作直线a .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教法说明】用字母表示图形,小学没有介绍,现在学生初步接触,所以教师这里要补充说明点的表示方法.同时指出:以后学习中,常用字母表示几何图形,便于说明与研究.
  3.点和直线的位置
  找一个学生在黑板上画一直线,另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找一点.然后,引导全体学生讨论:平面上一条直线和一个点会有几种位置关系呢?
  师生共同总结:
  (1) 点在直线上,如图,叙述方法:点O在直线a上,或直线a经过点O.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 点在直线外,如图,叙述方法:点O在直线a外,或直线a不经过点O.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教法说明】在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中,要注意几何语言的训练.点在直线上和点在直线外,各有两种不同的叙述方法,要反复练习,以培养他们几何语言的表达能力.
  4.直线的公理
  实验尝试:用一个铁钉把木条钉在小黑板上,让学生转动木条,并观察现象.教师在木条上加上一个钉子,再让学生转动,并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以上实验你认为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相互纠正或补充.
  师小结: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同时板书公理内容.
  [板书]公理: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言之,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体验证实:教师小结后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分别经过一点和两点画直线.
  【教法说明】(1)学生通过实验,对直线公理有认识,但欲言之而不能,或虽能表达出意思但不严密.此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一定要强调几何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向学生们讲清“有且只有”的两层含义.第一个“有”说明的是存在性,过两点有直线存在.“只有”说明的是惟一性,经过两点的直线不会多,只有一条.如果把直线公理说成是:“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就是错误的了.(2)公理得出后,让学生再次动手验证,使学生体会到公理的科学性,培养学生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也便于学生对公理的记忆.(3)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实验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通过学生间的相互讨论、教师补充等手段,使学生了解直线公理的应用,如:木匠怎样在木料上画线;植树时怎样能使树坑排列整齐等等
  【教法说明】通过公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举例,使学生明白科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道理.只有现在好好学习,积累本领,长大后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并体会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的认识过程.
  5.相交线
  师:根据直线公理,过两点有几条直线?
  (学生会答出:有且只有一条.)
  师:反过来,两条不同的直线可能同时经过两个点吗?
  (学生容易答出:不能)
  师:两条不同的直线不可能同时过两个点,也就是说,两条不同的直线不能有两个公共点,当然,也不能有更多的公共点.因此,我们得出一个新概念;
  [板书]如果两条直线有一个交点,我们叫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这两条直线叫相交直线.
  如图,直线a和直线b相交于点O,点O是直线A和直线B的交点.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教法说明】两直线相交为什么只有一个交点,是本节课的难点.从  公理入手提出问题,再反过来考虑,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使学生易于理解,突破难点,问题得以解决.
  反馈练习
  (出示投影1)
  1.问答题
  (1)经过一点能否画直线?能画几条?
  (2)经过两点能否画直线?能画几条?
  (3)只用直线上的一个点来表示直线是否可以?用直线上的两个点表示直线呢?
  2.读出下列语句,并按照这些语句画图
  (1)直线a经过点B.
  (2)点B在直线a外.
  (3)经过O点的三条直线.
  (4)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P.
  (5)直线l经过A、B、C三点,点C在点A与点B之间.
  (6)P是直线l外一点,过P点有一直线a与直线l相交于点Q.
  【教法说明】问答题的目的是进一步理解巩固直线公理,作图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 “言”与“图”的转化能力.
  (四)总结、扩展
  以提问的形式,归纳出以下知识点: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八、布置作业
  预习下节内容
  补充:按照下面的图形说出几何语句.

  (1)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3)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4)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5)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附答案
  补充:(1)直线a过P(P点在直线a上).
  (2)点A在直线a外(直线a不过A点).
  (3)直线a、b相交于点P.
  (4)直线a过A、B、C三点.
  (5)直线AB、CD、EF、都过点O.
  思考题:课本第16页B组的第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