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素质教育目标
( 一 ) 知识教学点
1 .了解作者伍尔夫及其创作
2 .了解意识流小说及其特点
( 二 ) 能力训练点
1 .培养阅读欣赏反传统小说、心理小说等所需的耐心、静心和探究精神
2 .体会作者笔下意识流动中产生的每一个幻象
( 三 ) 德育渗透点
品味那些富含哲理的语句,领会作者流露出的追求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
( 四 ) 美育渗透点
感受思维的灵光和纷繁的意象美
二 学法引导
本课应采用细读分析方法,学生在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识流动中,寻找出一定的表达意味和结构形式。否则,学生很容易被杂乱无章、无头绪的思绪描述所淹没。分析中应总结出意识流的一些基本创作特征,如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象征暗示等。
意识流小说学生平日接触较少,可采取合作学习的方法,研究这篇小说写法上的特点。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三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 .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和意识流表现手法
2 .从纷繁的幻象中归纳本文主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应先让学生阅读本单元知识短文,以了解意识流小说的特征。分析课文时宜采用细读法、比较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 课时安排
2 课时
五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 .先布置学生阅读单元知识短文,《西方现代主义小说、戏剧简介、意识流小说》。
2 .课前充分预习《墙上的斑点》。
3 .可让学生面对某—物品展开想象,记录下自己的意识流程,以切身体验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六 教学步骤
( 一 ) 明确目标
1 .了解作者及意识流小说。
2 .把握作者的意识流程,体会小说主题。
( 二 ) 整体感知
1 .导人新课
1941 年 3 月 28 日,一位 59 岁,拥有高贵典雅气质的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英国罗德梅尔附近萨塞克斯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慢慢地沉入了水的深处, 沉人生命 黑暗而神秘的本原。她活着,为世人创作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她就是被誉为现代小说高贵的女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2 .弗吉尼亚·伍尔夫与意识流
结合“阅读提示”和注释①,教师可作如下补充:
“意识流”一词是小说家亨利·詹姆士的兄弟、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来的,指人的思想或感觉的持续流动。后来文学评论者借用该词形容现代小说中模仿这一过程的创作流派。代表作家除弗吉尼亚·伍尔夫外,还有詹姆斯·乔伊斯和多罗西·理查逊等。
在《墙上的斑点》问世之前的 1915 年,伍尔夫发表了《论现代小说》一文,开始阐述意识流的基本观点。她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她的真实观和艺术观。她认为,小说创作不应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表面摹写上,而应追求生活的真实。这种内在的真实就是生活现象在人们内心深处引发的“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界说的内在精神”。小说家的职责,就是要把这种内在的真实“用文字表达出来并且尽可能删除外部的杂质,而要做到这一点,小说家就要抛弃常规,采取一种新的方式”,“让我们按照那些微 尘 纷纷附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追踪这种模式,不论从表面上看来它是多么不连贯,多么不一致;按照这种模式,每一个情景或细节都会在意识中留下痕迹。”《墙上的斑点》正是一篇实践了作者描绘内在的真实的艺术主张的作品。
3 .学生浏览小说,概括本文内容
[ 点拨 ] 《墙上的斑点》是弗吉尼亚·伍尔夫于 1919 年发表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小说是典型的心理小说,人物的意识流动成为小说的绝对主体。《墙上的斑点》突破传统小说的套路,没有情节,没有环境,也没有结局,作者只抓住人物之间的没有行动的印象感觉和沉思冥想,将我们引入人物的精神世界。小说的叙述者面目模糊,从内容推测,可能是一位女性,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看到墙上的斑点以后所引发的内心活动。这内心活动主要是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表示出来的,于是我们看到在作者的遐想中,既有迅即更迭的生活速写,又有浅尝辄止的历史点击,还有不时生发的迷惘、虚幻的人生感喟,以及或愉快或愤懑或忧郁的情绪。
总的来说本文写了主人公对于斑点的六次猜测,从作者无拘无束,飞扬的意识流动中,我们依稀可以看到作者对于人生的思索,对于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于自由的追求。
( 三 ) 重难点的学习及目标达成过程
1 .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意识流小说往往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时空跳跃性大,给人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但只要细心,还是能抓住作者思路的,从而“ 遵路识斯真 ”。
(1) 学生跳读文章 ,划出标志作者思路变化的过渡性语句。
[ 明确 ]
①“如果这个斑点是一只钉子留下的痕迹”
②“我还是弄不清那个斑点到底是什么;我又想,它不像是钉子留下的痕迹”
③“可是墙上的斑点不是一个小孔。它很可能是什么暗黑色的圆形物体”
④“在某种光线下面看墙上的那个斑点,它竟像是凸出在墙上的。它也不完全是圆形的”
⑤“假如我在此时此刻站起身来,弄明白墙上的斑点果真是——我们怎么说不好呢 ? ——一只巨大的旧钉子的钉头”
⑥“我一定要跳起来亲眼看看墙上的斑点到底是什么 ? ——是只钉子 ? 一片玫瑰花瓣 ? 还是木块上的裂纹 ? ”
⑦“真的,现在我越加仔细地看着它,就越发觉得好似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块”
⑧“哦,墙上的斑点 ! 那是一只蜗牛”
(2) 主人公对墙上的斑点有哪几次猜测 ? 请大家概述。
[ 点拨 ] 具体地说,小说主人公对于斑点的猜测共有六次:
为了确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斑点,作者想起了冬天炉子里的火,想到了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想到了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岸壁 的侧坡 。
看到斑点好像是一枚钉子留下的痕迹,就想到了挂在钉子上的一定是一幅贵妇人的小肖像画,想到这所房子以前的房主,想到了铁路旁郊外的别墅。
看着斑点 太大太圆 ,不像钉子,于是就想到了生命力的神秘,人类的无知,想到了遗失的东西,想到了生活飞快的速度,想到了来世。
觉得斑点很可能是一个暗黑色的圆形物体或一片夏天残留下来的玫瑰花瓣,就想起了特洛伊城、莎士比亚,想起了人类保护自我形象的本能,想起了伦敦的星期日, 还有惠特克 的尊卑序列表。
看到斑点是凸出在墙上的圆形,就想到了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他的老伴以及学者。
仔细看斑点时,就觉得好像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块,于是就想到了树,想到树的生存。
最后,终于发现,墙上的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3) 我们常听说小说结构有线形的、有圆形的,你觉得这篇小说结构有什么特点 ?
[ 点拨 ] 以一个支点为轴心向四周辐射,是伍尔夫小说的独特结构形式。在 ’ 课文中,“墙上的斑点”是一个象征性意象,代表 着现象 世界,在结构上它是作者进入心理世界的一个跳板或者支点。也就是说,作品中的人物是从墙上的那个斑点出发,而产生出许多联想的;而第一段落的联想又都是以这个斑点作为支点而生发开去的。从支点出发,弹出思绪,再返回支点,再弹出思绪……如此循环往复,表现出了人物散漫无序的意识活动。
这种以斑点为中心的纷繁的意识活动形成了一种立体的辐射结构,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好似一朵由若干片花瓣绕着花蕊的盛开的鲜花。整个叙述貌似散漫无 羁 ,实则结构对称,构思严谨。
2 .品味语句,归纳主题
(1) 跳读文章 ,划出带有哲理性语句,并品味体悟。
[ 点拨 ] ①“我们的思绪是多么容易一哄而上,簇拥着一件新鲜事物,像一群蚂蚁狂热地抬一根稻草一样,抬了一会,又把它扔在那里”
②“即使到了这种地步,生命也并没有结束。这棵树还有一百万条坚毅而清醒的生命分散在世界上”
③“天哪,生命是多么神秘;思想是多么不准确 ! 人类是多么无知 ! 为了证明我们对自己的私有物品是多么无法加以控制——和我们的文明相比,人的生活带有多少偶然性啊……”
④“人们在儿童时期就认为这些事物是正统的,是标准的、真正的事物,人人都必须遵循,否则就得冒被打入十八层地狱的危险”
⑤“这里是多么宁静啊——假如没有惠特克年鉴——假如没有尊卑序列表等等。”
对这些哲理性语句可让学生充分讨论,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大略可以窥见伍尔夫那种追求自主、自由、民主、平等、独立的思想。
(2) 讨论这些语句在文中的作用。
[ 点拨 ] ①引导过渡;②概括总结;③提升主题
(3) 结合对以上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对本文的主题进行归纳。
学生研讨交流后,教师点拨:作者通过对墙上斑点的猜想与思考,把精神的触角伸向自然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对生活的偶然性与命运的必然性的问题、对生命的个体死亡之后永恒延续的问题、对自然与机械性现实的对立问题、对文学创新精神与陈旧规范相冲突的问题、对女性反抗男性中心体制和男性观念的问题等,进行了体验与感悟。
3 .抓住特征,辨明流派
读了这篇小说,你觉得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有哪些不同 ?
学生先把自己的观点归纳好,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 点拨 ] 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真实性,强调“内心真实”,认为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 阵 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正的生活。文学作品就应该“按照那些微 尘 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式”。
伍尔夫强调“内心真实”,创造了意识流这种心理小说的样式。她认为,现代小说创作,不应像传统小说那样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表面摹写上,而是要描写生活的内在真实。这种内在真实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界说的内在精神”。小说家就要抛弃常规,按照那些微 尘 坠落到人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这就是意识的流动。按照这种模式,先前传统小说的外在现实、故事发生的场所、社会背景都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情景或细节在意识中留下痕迹。传统小说也有心理描写,但这些心理描写均服从于、服务于典型人物的塑造,它是依附于人物、情节或环境的。而意识流小说中的人物心理意识流动则是小说的中心,本身就是独立的事件,居于作品的主体位置。
( 四 ) 总结扩展
[ 总结 ]
意识流小说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流派,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对于这种手法的运用也不尽相同:有的作家整部作品都用这种手法,有的则在部分章节或某些片断使用;有的作家使用这种方法重点在于再现外部世界,有的则侧重对问题的思索或表达一种感情状态;有些作品的特点是回忆性质的,但并不是所有运用意识流手法的人都用回忆的办法,有些作品既有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和遐想。总的来说,这些作品的结构与传统的写实主义作品的结构不同。它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上 按故事 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 间进展 依次循序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意识流小说中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之间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但这样的作品也不是毫无组织的一片混乱,自由联想也不是毫无依据或漫无边际。这种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散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
[ 扩展 ]
伍尔夫的小说,除了意识流小说的一般特点外,还有以下主要特征:
1 .小说的人物不多,主要角色一般为女性,且常常是母亲,如达洛卫夫人、拉姆齐夫人。反映的是中上层社会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这段动荡时期里的精神世界。
2 .善于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去反映人物心灵世界的微妙变化,表现生活的意义,人生的价值。《海浪》以一天的时间变化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象征人生的各个阶《到灯塔去》以物质世界的“窗”作为观察生活的窗口,以“灯塔”来象征“明暗交替”的生活,以及人物的性格。
3 、描写富有诗意,文笔流畅委婉。《到灯塔去》的第二部,犹如一首散文长诗,读来清新。她的作品中没有像乔伊斯的小说中那样的复杂文体,也没有大量的语言变化。
4 、人物意识的流转方式多姿多彩。有限定于同一人物的“单独型” ( 《墙上的斑点》《雅各布的房间》 ) ,有多种意识流混杂的“交叉型” ( 《达洛卫夫人》 ) ,有以一种意识流为纽带的“放射型” ( 《到灯塔去》 ) ,也有多股意识保持分流的“平行型” ( 《海浪》 ) 。
( 摘自《世界文学历程》 )
( 五 ) 布置作业
仿照《墙上的斑点》的构思,尝试写一篇意识流小说。
[高三上]墙上的斑点(人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相关栏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