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站教案 语文教案 小一语文教案

[小一上]《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七(人教版)

文章来源:作者:不详时间:2008-08-08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识字——12个;巩固学过的字;渗透性识字;初步接触多音字。
  3.写字——6个;“小”作偏旁的变形。
  4.词、语、句——学习“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子;理解文中比喻句的意思。
  5.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6.口语交际——“老师,请您评评我的字”
  7.学法和习惯——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开始培养自检,互检的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用听读法识字。
  教学难点:用听读法识字。
  教学方法手段:讲授、谈话、演示、创造性作业等。
  教具准备:幻灯片,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古时候,人们就想飞到月亮上去,我国民间就有一个神话故事叫<嫦娥奔月>,说的是人间有一个叫嫦娥的姑娘听说月亮上很美,于是想尽了一切办法,飞到了月亮上。当然这只是个神话。现在我们人类不但已经登上了月球,而且还能乘宇宙飞船再回到地球上来呢!
  2.今天怎么不见我们的好朋友丁丁了?
  二、指导看图:
  1.示图:丁丁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他在月亮上?相机贴词卡在图的相应位置: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2.原来丁丁到月亮上旅行去了,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丁丁吗?
  三、读文:
  1.板题,理解课题的寓意。
  2.反复练习,读熟课文:
  (1)自己练读,画出不会读的字。
  (2)教师带读,学生留意自己不会读的字。
  (3)学生再读课文,若还有不会读的字问一问旁边的同学或老师。
  (4)指名读文,众生评议。
  (5)教师范读,学生评议后标出停顿。
  (6)齐读课文。
  四、认字:
  1.示词组卡,全班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板叠词卡,这几个词有什么特点?
  示“弯弯的月儿”,比较“弯的月儿”弯?还是“弯弯的月儿”弯?教师范读,生练读,同法练读“小小的船”、“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说明:留给学生发现的空间,在发现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3.感情朗读课文:
  丁丁说小朋友读的真好,把月儿读得弯弯的,把船儿读得小小的,把星星读得闪闪的,把天读得蓝蓝的,他还想听小朋友读一次课文,你们愿意吗?一边读一边想象可爱的星星、月亮、天空。
  五、音乐欣赏,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1.播放歌曲《小小的船》,第一遍跟唱,第二遍根据自己的想象做动作。
  2.配乐朗诵,练习背诵。
  [说明: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与艺术科交叉渗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体验。]
  3.丁丁说弯弯的月儿像小船,你觉得月亮还像什么?和周围的同学说一说。
  4.大家想象丁丁那样到月亮上去看夜空吗?闭眼,听音乐,放松,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说明:教学的结束并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束,学习的延伸既有趣又有意义。]
  六、课外作业:
  观察月亮的形状,看看月亮变成什么形状的时候,丁丁就该结束他的旅行回来了。
  教学后记
  本单元以“太阳和月亮”为主题,编选了两篇诗歌和一首古诗,《小小的船》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故事引入,看图,读文,自主识字,音乐欣赏,朗读感悟,拼句游戏等多项语文实践活动,从而达到了各方面的教学目标,较好地体现了“课标”的精神,本课例注重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是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力求体现民主性、平等性,创设了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对于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来说,兴趣是其主动学习的前提,因而我十分注重对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激发,如由故事引入,教具设计富于童趣,安排音乐欣赏及水果拼盘游戏。课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如自己练读课文,当小老师认单字,自主识字写字,互检认字情况,自由组合做拼句游戏等多项生生合作完成的学习活动。
  本课例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识字教学主要采用听读识字法,在进行认的活动时,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基础和生活的环境。如教师启发提问:“平时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由于学生生长在汉语的环境中,所以能说出日常生活中常用常见的词,让学生切身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
  本课例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定位在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对星星、月亮、天空,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在教学中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在创设的自然情境中,让学生充分地读,在积极主动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体验,还学生以情,还语文教学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