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小狮子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不同的生活态度,通过一勤一懒两只狮子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对小狮的教育,告诉学生,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生活的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发挥教材的课程功能,依据教材、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有机重组,以争取最好的教学效果,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对于自己心中喜欢的小动物也是如此。针对教材的这个空白,让学生给两只狮子取名字,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生动的、形象的认知材料进行教学,意在让学生一进入课堂眼睛就亮起来,嘴巴情不自禁动起来,激起参与学习的欲望。
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新课程背景下的识字教学始终与生活紧密联系。从与小狮子打招呼中识字、联系身边熟悉的名字识字、从随堂练习的本子名称识字、字谜识字等等.在学写汉字的初级阶段,引导学生细致地分析每个字的笔画、笔顺、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将为学生今后自己识字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师还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从字的构字美如“胖与瘦”、“高与低”,从汉字的关键笔画的赏析中,从对学生写的字的评议中,有效地进行了汉字书写的指导,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知汉字的书写特点。这对学生真正掌握语文这一重要的交际工具、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等6个字。
2过程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的本领的道理。
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明白狮子妈妈的话的道理.
难点: 结合上下文理解“生活的本领”、“真正的狮子”等词语.
第 一 课 时
目标:1.知识和能力:认识“狮、整”等7个生字,会写“练、习、苦”;
2.过程方法:了解全文,深刻理解勤狮子的“勤”,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镜,故事导入.
1. (课件:屏幕出现一只小狮子),问:哪位小朋友认识它?初次见面怎么打招呼?
2.学习“狮”,词语“狮子”。
3.(课件:两只一模一样的小狮子),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和小狮子有关的故事。
二.“取名”引路,走近狮子。
1.这故事好听吗?我们就来读读这个故事吧,给这两只小狮字取个最合适的名字。
2.交流取名结果。(课件,出现”勤勤”和”懒懒”)随机学习“懒”字。
三.读“勤狮子”,学文识字。
1.小朋友喜欢哪只小狮子呢?从哪里知道它是一只勤劳的小狮子?
(课件出示句子: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生字有拼音))
2. 录像辅助,研读句子。(课件播放录像,后出示引导问题:
1小狮子在练哪些本领?我们也学着它练练。
2哪个词语表示它练的时间?
3整天在练我们可以从句字中找哪个词语送给它? )
3.想象说话:小狮子在练习本领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
(课件出示辅助填空题:
一天,小狮子在练习滚的时候, 。
有一次,它在练习咬东西, 。
, , 。)
4.朗读训练。(把小狮子的“十分刻苦”用朗读表现出来)
5.学习本句生字:练习—-课堂练习本子上早就见过了;
在哪里见过这几个生字?
还有什么办法,等等。
读词语识记:狮子、整天、练习、滚动、扑上去、咬一口
四.指导写字。
1.我们也向“勤勤“学习,练练本领吧。
2.课件动画演示,共同探讨注意点。
3.练写,
4.讲评。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1.认识”洋”等5个生字,会写”非、学、常”。
2.在演中体会懒狮子的懒,学会朗读。
3.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的本领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说两只小狮子有什么不同,
2说说勤狮子是怎么样练本领的。
二.识“懒狮子”,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读,划出小树的话,
2再读,划出懒狮子的话
3朗读训练(课件出示句子)长句字重点指导。
懒狮子有什么毛病,读时加上动作,
填提示语练习。
4表演小树和懒狮子的对话。
5有感情读读妈妈的话。
6小狮子听后会怎么想?表演妈妈和懒狮子的对话?
7想象说话,懒狮子以后会怎么样?
三 。学习生字,
是啊,我们也要时时刻刻学习本领,(像懒狮子那样可不行,我们得学点本领。)
1课件出示生字。
2说说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
3自主识记生字。
四,写字指导。
1. 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认读阔词。
2动画演示笔顺,
3讲评,